{{errorTip}} 

关于aicpa和acca?

芝士圈留学雅思课程:

回答者:@ Helen Zhang,有关AICPA及美国留学问题可直接去找她询问。

全文包括AICPA介绍/备考/考试难点/相似考试对比。

AICPA全称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称。只有拿到执业证书的人,才能称作是注册会计师,并且在金融、会计职业中享有较高声望。AICPA是通往高级审计师、财务分析师、财务总监等职位的必备资格。 作为世界上...

显示全部

回答者:@ Helen Zhang,有关AICPA及美国留学问题可直接去找她询问。

全文包括AICPA介绍/备考/考试难点/相似考试对比。

AICPA全称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称。只有拿到执业证书的人,才能称作是注册会计师,并且在金融、会计职业中享有较高声望。AICPA是通往高级审计师、财务分析师、财务总监等职位的必备资格。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会计师专业协会,AICPA旨在全世界发掘财务人才,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以上是AICPA的背景介绍。

作为优秀而勤奋的中国学生,如果稍微有点财会背景,在1-2年中考下证书,再在1-2年中修够一些Ethics课程的学分,并经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成为优秀的注册会计师,然后就可以自由的在美国执业啦。这样看来,大约4年就可以获得执业资格,确实挺划算的。而且即使你只考出了证书尚未取得执业资格,你的证书资格也可以永久延续,而不会过期。这里顺便吐槽一下TOEFL和GMAT的考试制度,TOEFL两年就过期,GMAT五年过期,难到我两年就没有语言能力?五年就变傻了?

居然这么容易考出AICPA,大家都想摩拳擦掌地试一试。虽说考试难度没有国内CICPA难度大,但题量和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BEC还有大段writing的题目,不过经过TOEFL和GMAT的洗礼的童鞋不用太在意,你们只需应对更难的专业问题。

所以AICPA的难点在哪呢?

首先是必须符合条件的人才有资格报考。一般美国州内的报考资格解释有以下几种:

1. 获得财会类专业150个学分(一般本科是120个学分,你需要再读个商学院研究生攒够30个学分) , 从事财会类工作2年以上,修满继续教育学分,经过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获得执业资格,代表州——纽约州;

2. 获得财会类专业120个学分,从事财会类工作2年以上,修满继续教育学分,经过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获得执业资格,代表州——加州;

3. 获得财会类专业150个学分, 从事财会类工作1年以上,修满继续教育学分,经过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获得执业资格,代表州——弗吉尼亚州。

国内读本科的童鞋面临120分学分的认证,一般是到NASBA官网找所在州推荐的认证机构认证即可(有消息称中国考生需要经过国内CDGDC和美国NASBA双重认证),比如NIES认证。每个认证机构有不同的专业课学分认证方法,需要我们找对自己最有利的认证方法。现在国内也流行委托一些学习机构报名认证,并在关岛考试,也是非常可行的。认证的时间大约1-2个月。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州需要社保号SSN才有资格申请,比如纽约州,对于国内的考生和未取得SSN的考生,就需要格外小心报考的州的规定。

其次,考试难度和备考时间。前面说考试不难只是相对于国内CICPA的难度来讲,其实AICPA本身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单科满分99分,75分才能通过。所以非常容易挂,而且一挂,要等3个月的window,如果报不上本州的,还要跑到外州去考,一场考试4小时,考一次200刀没了。所以考不过对身心都是摧残。笔者虽然是商学院会计硕士项目,所有与AICPA考试相关的科目都系统的学习了,还是拖了1年才考出来,因为在职复习备考确实比较辛苦。AICPA考试还有一个18个月的rolling限制,就是在18个月内需要考出4门,否则前面考的都作废了。之前考试认识一个KPMG的台湾人,他说他平时工作加班太多,以至于每次还差一门的时候,就过了rolling期限,不得不重头再来,于是考了三年还是一直再考。我自己的经历就是在纽约考的时候适逢下雪(其实也就下了一丢丢), 到考场发现考场工作人员都下班了,建议我重新预约,于是白白错过一个window,还要再复习3个月,对身心是不小的打击。不过在纽约等大城市考试,交通还比较便利,如果在其他州的考场,一般是要开车3-4的小时参加一场4小时的考试,如遇大雪,一时半会还被困在村里,想想也是挺酸爽的,这都是笔者的亲身经历。

对于不在美国考的中国考生,一般建议找个机构代报名并适当参加培训,或者你本身是国内开AICPA专业的学校毕业的(笔者的本科母校南审就在笔者毕业后开设了此专业),否则自己抱着becker看会不知如何下手,特别是REG科目里面大量考察联邦税法(特朗普税改之后这部分应该非常简单了)和合伙税法的内容、FAR里面的政府会计、GAAP层面的会计处理都是国内很少接触的,存在一定思维难度,所以最好参与一定的培训比较好下手备考。

AICPA的优势体现在哪儿呢?

首先,在美国从事会计职业,AICPA是对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国内的从业者,如果在美资企业从事财会类工作是需要按US GAAP的准则要求reporting给美国母公司;同样,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或在纽交所上市,也是需要reporting 给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眼前的例子就是如果在国内PWC或EY工作,可以根据level的不同每月拿1500-2500的Q-pay。由于考试的开放性不同,国内的ACCA人才很多,但AICPA的人才比较少,从稀缺性的角度来说,也是会给职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AICPA vs. ACCA

笔者没有考过ACCA,不过笔者的母校有开设这门专业,所以从同学那里和同事那里都有了解过ACCA。笔者的一些学ACCA的童鞋都是经过4年苦读,在本科就拿下ACCA证书,实在是大牛。一般如果是学ACCA专业的童鞋,只需要考9门考试,每年会有4次考试window。ACCA考试题量对英文功底的考察也不容小觑,可以说考过ACCA的考试的童鞋英文功底都是不错的。非ACCA专业的考生则需要考14门。ACCA对国内的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来说,主要有利于从事英资和港资企业的财会工作或者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当然如果老板是香港人也会非常看重ACCA证书的含金量。而AICPA只有4门考试,不过备考时间方面比较紧张,要求18个月通过全4门,否则之前考的科目成绩作废。

从含金量的角度很难比较这两者,一个是英国的会计准则要求,一个是美国的会计准则要求,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以需要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去考量究竟哪个证书对自己更有利。国内对ACCA的认可度比较高,主要是ACCA很早就在国内开设考场,比较方便考生备考。而AICPA在国内暂不开设考场,可能在将来会开设,知名度才会慢慢提高。

对于这两种证书,比较起来确实没有什么意义,建议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职业发展,选择一种就好。

AICPA/ACCA vs. CICPA

在美国发展,笔者认为AICPA一种证书足够。而在中国发展,笔者认为还是CICPA最为重要,在CICPA的基础上取得AICPA或ACCA,则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CICPA的考试从对专业能力和做题速度等方面来说都无疑是最难的,当然对英文能力的考察相对来说比较少。说到考试内容,其实AICPA和CICPA也是有相似之处,比如AUD科目和国内审计科目考察内容差不多,毕竟我们就是从别人那儿引进的审计鉴定服务。FAR科目会考察US GAAP和IFRS准则,而国内会计科目考察国内的准则也是会偏向IFRS准则,所以复习起来一脉相承,其他科目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毕竟适用的国家和历史沿革都是不同的。

AICPA如何备考?

选择适合自己的州,符合其报考资格之后,下一步就是备考了。由于AICPA有18个月的rolling的限制,所以下定决心考第一门的时间非常关键。如果是在校生,那么需要看课程的紧张程度,而且尽量不要和找工作的时间发生冲突;如果是在职考生,那么报考了之后,需要抽出平时休息的时间和周末的时间静心备考,如果经常周末加班的话就需要慎重选择第一门考试的时间。总体来说,AICPA备考不适合临时抱佛脚,也不太适合报考完再去准备。最好是订一个1年-1.5年的长期通过考试计划,并均匀分配每个月的备考时间,还要有重考的back-up plan,最后再完成报名。报名考试后一般要等1-2个月收到NTS(相当于准考证),NTS的有效期是6个月,需在有效期之内申请考试。

对于报考科目顺序,一般有先易后难或先难后易两种。我觉得我的AUD基础不错,于是先报了AUD,复习两周就上考场了,果然就挂了。后来就反思自己的报考顺序,发现主要还是会计基础不牢固,所以我就准备考过FAR之后再考虑考AUD,而不是下一个window就贸然考AUD。调整后的报考顺序是先难后易,先考FAR,然后REG,最后BEC和AUD是同一个window考的。复习的时间是FAR在职两个月、REG两个月、BEC和AUD各一个月。FAR相比REG稍微简单一点,主要考察US GAAP的会计处理以及和IFRS的对比、还有少量政府会计处理,题目偏实务处理,而非计算,这是AICPA和CICPA的区别,考的主要还是思维和逻辑;REG实在是很难,所有AICPA的难点全在REG里,主要考察联邦公司税、个税、合伙税还有一些PCAOB、SEC等政府机构的规定;AUD难度适中,在FAR的基础上形成审计思维,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BEC偏记忆考一些宏微观经济学和公司战略、Ethics等等,后面有1-2个writing的题目,比较考察英文文字功底。题型主要是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以及BEC独特的写作题。四门考完,就可以欢欢喜喜拿成绩单啦。

收起
取消

在 3 个月之内准备托福,想要达到 100+,有哪些方法建议?

?:

两到三个月,六级500+备考经验。

回答者:@ Rachel Zhou,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硕士,有留学、语言备考问题可戳链接直接联系。

一战 R27 L29 S24 W25=105

二战 R30 L29 S24 W28=111

写在前面:备考心情最重要

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挫败、迷茫、焦虑等负面情绪。请大家不要因此放弃。这都是备考中的正常现象,要疏解这种现象,可以停下来找找有相似烦恼的同学聊聊,上上论坛,看看前辈们的经验。调...

显示全部

两到三个月,六级500+备考经验。

回答者:@ Rachel Zhou,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硕士,有留学、语言备考问题可戳链接直接联系。

一战 R27 L29 S24 W25=105

二战 R30 L29 S24 W28=111

写在前面:备考心情最重要

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挫败、迷茫、焦虑等负面情绪。请大家不要因此放弃。这都是备考中的正常现象,要疏解这种现象,可以停下来找找有相似烦恼的同学聊聊,上上论坛,看看前辈们的经验。调整好心态,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备考基础

托福考试说到底是一个语言测试,虽然和四六级又很大差别,但是如果大家想要有一个预计的备考时间,我觉得差不多六级500分左右的话用一到两个月,每天4-6小时差不多。比这个分数要低的话,用三四个月就差不多了。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四六级分数低,有类似先把四六级搞定再来准备托福的想法。托福对于英语的考察模式和四六级完全不一样,而且突破口也不同。

总而言之,下定决心,留足时间!

阅读:

阅读第一次我的分数是27,第二次满分30。一个题外话,大一大二同学如果现在还没有报考托福,可以先考GRE/GMAT再回来考托福。因为前者的阅读难度和托福相比更大,用更高的要求备考之后再回来考托福,会发现阅读要简单很多。经过GRE/GMAT的“摧残”,对于单词、语法、长难句的掌握(不出意外)会迅速提高,托福的阅读会变得更加轻松。不过即使是考完G也要做一些TPO适应一下长文章和总结题。

阅读的主要备考材料应当是TPO。建议开始备考时先限时做一套TPO阅读体会一下。然后分析一下自己在阅读上有什么困难。如果是语法和单词的问题,建议前期的一个月主要把准备阅读的时间用来背单词和熟悉基本语法。(注意是基本语法,主要是分清主语、谓语、宾语和修饰成分)。

阅读题,在有基本语法和速度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市面上推荐的托福阅读题目,当然重点还是做TPO),就是要细!心!看题,平常做完之后一定要分析是文章理解,还是题目或题干有错。文章理解有问题就要加大练习量。某一个类型的题目总是错就做针对性的训练。题干看错了就自己反思,记住错误,不要再犯。

在时间节省上,有一个我从别人经验里看的小技巧:把白纸横折竖折分四份。一份用于一篇文章的记录。每一份开头的左上角纵向标上ABCD,横向标不确定(确定的就不要浪费这个时间了)的题目题号。每次看完一个选项就用叉表示排除,勾表示选择,问号表示不确定。具体而言就是这样:

2 3

A × ×

B √ ?

C × ×

D ? √

这种方法就可以防止做题的时候总是回头去看看过了的判断的选项,也可以帮助检查。

对于最后的题目,一定是先排除错误,再排除无关,最后排除细节。如果有充足时间的同学,可以在前面阅读时依据每一段的理解做一个简短的笔记。

听力:

听力基础上,提高听力的一个大家公认的有效方法就是听写。此处推荐一个听写神器,aboboo(http://www.aboboo.com/)。关于听写的素材,推荐VOA慢速(美国之音慢速),VOA常速,和Scientific Americans’60-Second Science (科学美国人,“SSS”)。建议同学们可以先试一下SSS,如果正确率50%以下,应该听VOA开始。建议使用单句听写,练习到5遍以内可以把一句话听出来。听完之后:把不认识的非奇葩词记下来,可以用有道单词本或者印象笔记之类的软件把认识但是没有听出来的地方仔细听,注意发音和连读。

笔者上新东方的时候,老师说过,一篇听力文章能够出题的点有14个,能够听到12-13个都是非常好的水平,所以有的时候就算是觉得自己完全听懂了,一个听力题目出来还是有一种暂时性懵掉的感觉。有这种情况的同学不要为此太过纠结 。

虽然一战和二战的分数没有区别,但是二战我在和考友交流的时候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就是听听力的时候笔记永远没有听重要。保证自己在听,比盲目去记一些零散的词语更重要。

写作

综合写作要靠听力。细节听到,看几篇范文,写1-2篇就够了。如果在综合写作上有问题就练听力。模板不用太重视,就知道几个professor/lecture/listening material 这样的替换就好了,这个网上资源有很多,不再多说。

练作文主要是练独立写作。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托福作文一般是字数越多分数越高。因为短期备考的过程中大家的表达能力不会有很多区别,字数多表示你表达越流畅。现在回想起来,一战的时候总是觉得打字太慢,所以字数不够。后来我发现,只要有话写,写顺了,一般450字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要达到这种字数的飞跃,至少要练20篇作文再上场。行文上,虽然托福作文范文市面上水平不一,但是这些范文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没有特别艰涩的词,只要用简单的例子和句子表达你的想法就好了。但越简单的东西就要你越精准、地道地表达,这些只能靠多看范文,多加积累。

鸡精的使用:留学论坛上有许多鸡精,各位也可以通过淘宝购买 。鸡精不一定要等到当天对应的,最近几个月的鸡精其实都是相似的。时间特别充足(三月以上)可以练去年北美的题目。我二战在考试之前,写了大概20篇鸡精作文。然后等小范围的作文出来,按照论坛上分享的几家合并整理的鸡精把思路都整理一遍。

关于写作本身:开头控制在5分钟之内写完,结尾2-3分钟,准备模板,但是不要依赖模板,而且模板不可太生硬,太有模板的痕迹,一定不能出现一句话照搬模板,毫无改动。打字速度慢的同学,可以用模板练打字。中间段的安排一定不可逻辑混乱,不可太宽泛,你写的时候要准备到中间段的小点上。比如: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Technology designed to make people’s lives simpler but make people’s lives more complicated ?

我写的是科技使生活更加复杂了。两段论点分别是:

首段:科技使人更加忙碌:

小点1: (对于个人)科技带来了电话,email,即时通讯软件这些新的沟通工具,使得个人变得在非工作时间也需要接触和处理大量信息。

小点2: (对于国家)信息安全、交通建设,现代国家需要处理的时期越来越多,一个例子就是政府在不断地扩大。

第二段: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更多问题: 能源;伦理;(生化/核)战争。

这样每段有小点准备写120-180个字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让步段不可以写太长,最好不要超过3行。有同学写作的时候喜欢加入许多让步,这是一个容易造成语义不清的情况,需要尽量避免。最后5分钟有时间再加一两句话的让步段。

练习写完之后,完善思路,换词。可以把你的文章放在留学论坛上,让别人给你改一下。改动的收获上而言,思路上的建议大于语法、用词上的修改。所有愿意给你提意见的人都值得被感谢!

口语:

口语的准备,是一个长期积累,短期突破的过程。口音和语调主要是考跟读。在备考时期我没有做这些事情,因为感觉短期可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效果,而且时间也紧。但是高中和学大英的时候是很喜欢跟读课本的,而且美剧和英剧对我的口音也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备考时间长的同学前期可以选一些口语的跟读材料读一读。在后半期才开始准备口语。

推荐的一些美剧素材:Friends/will and grace/ how I met your mother/ Modern Family/ This is us.

具体到各个题目的准备,主要的总体宗旨是,说得清晰流畅,模板越短越好。

第1,2题的模板就是well, personally I prefer XXX. To begin with XXX moreover XXX就可以了。可以根本没有模板,你就回答问题,随便说就好了,不用在乎这些细节。此两题准备用鸡精来练习。时间充足可以背一些自己的常用回答。如果想要灵活一点,可以尝试练习写点成句,即把自己的观点中的重点词快速卸下来

3-6题用TPO练。练习的程度上,注意两点

1, 练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说完基本内容,知道能在什么时候说主题句/第一点/第二点。

2, 例子的细节要学会舍弃,一个例子顶多一句话说完就好了。

在这些题目中,模板短很重要,第一次备考的时候,我用的题说例子的句子是just as the professor demonstrated in the example of。这个句子真是又臭又长。不如直接说,the professor uses the example of。或者根本不要过渡,直接说the first example is。总而言之,不要让模版成为干货的累赘!

写在最后:托福和雅思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你的英语水平,因为归根结底是为了留学生活中,我们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准确理解别人的表达。 大家共勉!

修改 收起
取消

GMAT是怎样的考试?该怎样准备?

?:

回答者:@Cathy伦敦政经大学管理学硕士,有GMAT短期提分/雅思备考/英国G5申请的各种问题,可以戳链接直接联系~

首先要明确,GMAT考察目的不仅仅是英语能力/计算能力,更是通过四种不同的题型总体测试一个人的管理素质、情商、理性和客观分析能力,即更考思维,这就要求大家要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去准备考试,从结果出发分析和寻找原因。

▌商科思维

首先我们来看备战GMAT需要具备哪些商科思维:

1)客观理性

即“除了事实本身,我什么都不知道”...

显示全部

回答者:@Cathy伦敦政经大学管理学硕士,有GMAT短期提分/雅思备考/英国G5申请的各种问题,可以戳链接直接联系~

首先要明确,GMAT考察目的不仅仅是英语能力/计算能力,更是通过四种不同的题型总体测试一个人的管理素质、情商、理性和客观分析能力,即更考思维,这就要求大家要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去准备考试,从结果出发分析和寻找原因。

▌商科思维

首先我们来看备战GMAT需要具备哪些商科思维:

1)客观理性

即“除了事实本身,我什么都不知道”。

在分析问题时,大家往往会加入一些common sense或者自身经验,从而忽略问题本质导致结果有偏。客观,是对任何信息不做归纳总结式推理,只利用字面信息来分析。

2)必要非充分性思维

管理者起到战略决策的作用,需要具备必要性思维,即“没他不行”。

因此在阅读题干时,最好的做法是只抓关键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从结果出发选招答案比分析过程更加清晰明了。此外,很多时候,“挑错”往往比“找对”更实用,判断某选项是否错误只需要挑出一点问题,而判断其是否正确则要考虑全面,因此也要更谨慎。“挑错思维”常常时问题变得简单。

3)全局观

把握整体意思而非细究每个细节。

管理者更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我们只需要知道每句话想要表达的整体意思,不用深究单词语法等细节性问题。同时,管理者只做“选择题”,最佳答案是比较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在有多个对的选项时,我们只留下相对来说更好的或者更适用的,而比较基于问题给出的前提,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不能轻易表态,更不能武断决策,而要通过客观分析(联系客观理性)和比较得出最佳答案。

4)目标管理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目标,知道要做什么才能知道该怎么做。

体现在GMAT考试上即带着选项看问题,学会放弃一些问题保全大局。GMAT要求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题量不少,因此快速识别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尤为重要。

▌前期准备

GMAT想要考到700以上的高分,就、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除了第一部分讲到的商科思维,以下几点也很重要:

1)词汇量

通常来讲,考GMAT只需要拥有托福或雅思的词汇量,约5000-8000个,同时还要准备一些数学和经济方面的专有名词,约200-400个。

对于备考时间较长的同学,建议刷几遍GMAT词汇书;而对于备考时间紧张的同学,如果前期有雅思托福的词汇积累,不建议花很多时间在背单词上,着重准备一些专有词汇即可,把更多的复习时间花在题型准备上。

2)阅读能力

练习阅读时最基本的目标是一遍读懂句子的大致意思,其次是能从长句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想要提高阅读能力,多练是最好的办法,相较于其他,阅读也是能够通过练习提高的最有效的一部分。阅读能力提升带来的RC和CR的分数提升是稳定、可靠、无差别、无遗漏的,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快速、精确地理解题目内容是CR和RC唯一的考点。即使是做语法题的时候阅读能力对于理解句意、理顺句子结构、发现关键词语等等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阅读能力决定了整个verbal的节奏:阅读速度的提高可以让人更灵活地分配考试时间,在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可以明显提速而不牺牲太多正确率。

3)语法练习

语法是中国考生失分最多的一部分,如果做过GMAT的语法题大家就能发现,有些知识点和我们初高中学的不一样,甚至会推翻之前学过的东西。

想要考高分,语法一定不能落下,最好从OG讲解部分入手,先整体感受一下GMAT语法的考察方式,再从例题找出自己的薄弱部分,有针对性地练习,备考时间充足的话建议仔细看OG关于每道语法题的讲解,包括自己做对的题目,更新自己关于语法的知识库。

4)模拟练习

正式考试之前一定进行模拟考试,并且要按照考试的模式完整练习。正式上机和自己手写或者不规定时间的测试结果是不一样的,心态也大大不同,而心态对于考试发挥有很大影响。通过模拟考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pace,选择合适的休息时间,同时也练习心态的调整。如果条件允许在写作时最好用和考场一样的键盘练习打字,尽量减少外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5)错题反馈

建议大家在初步复习之后先尝试独立完整的做一套题,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针对性地复习。容易做错的题目一定要仔细分析错误原因,时间充分的话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对于每道错题研究自己的思维过程,标出做错的原因、正确解题思路以及自己与正确答案的差异在哪,这样才能知道自己为何会做错题目,在考试前集中复习错题集。

6)复习资料

OG是重中之重!OG每年都会有更新,涵盖了GMAT考试所有的基本知识点,是备考GMAT最基本的资料。尤其语法题要以OG给出的解释为标准。吃透OG,理清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才能保证拿到基本分数。

其次推荐曼哈顿Manhattan的6套和Prep 07/08/2012。Prep对于语法的提高很有帮助,题目较OG来说难度稍大,覆盖较完整,解释清晰,尤其是07/08两本,虽然时间比较早但是吃透这两本语法的80%都没有问题。Manhattan一共6本,针对不同的部分,其中语法部分和逻辑部分讲的最好,如果备考时间充足,其他5本也可以拿来练习。

模拟考试的话推荐GMAT Prep (两套免费,CAT模考以及Question Pack),GMAT Prep Exam Pack 1 (官网买的两套CAT模考),GWD模考,虽然有部分题目是重复的,但是跟正式考试难度最为接近,可以最开始用来检测自己的薄弱点和在考试前熟悉考试环境,调整考试节凑和控制心态。

此外,备考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看chase dream论坛上关于经典题目的讨论。

7)机经

机经对于最后突击提高分数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不建议过分依赖机经,一来换题库时间不确定,运气成分很大,一旦换题库对心情影响会很大;其次,机经无法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仅仅是题目和答案回忆,灵活性太差,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利用机经,数学题部分的帮助比较大,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多争取一些休息时间(做完题之后有剩余时间可以先不交卷,休息一下),逻辑部分和IR部分也可以帮助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总体来说值得借鉴,但不能过分依赖。

▌备考详解

1)AWA

首先强调一下,作文虽然不如总分重要,但太低了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工作上,写作对于商科学生来说都属于最常用的技能之一,这也是为什么GMAT或者GRE要单独给一个作文分,老师们需要单独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

GMAT只有一篇argument类型的写作,即给你一个观点,分析该观点的正误。 对于作文来说,个人不建议单纯的大量练题,因为写作能力不是仅仅通过练就能提高的,况且GMAT考试的写作也注重分析和逻辑性,建议更多地花时间总结写作的问题,仔细订正,并且完善、精简模板 – GMAT的写作是有固定套路的,按照OG给出的范文总结出范式,按照范式分析情境,可以减少紧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且逐渐提高速度、降低语法单词错误率。

关于字数问题,虽然没有官方说明字数越多越好,但是按照大部分人的考试经验来说,更多的字数确实能够帮助提高分数。一般来说高分要写到400字以上。

关于是否要留出检查时间,个人认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过分追求不犯语法和词汇错误降低写作速度可能会导致时间紧张,思维受限,字数不够;但是语法和词汇错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数。

2)Verbal

Verbal对中国考生来说是GMAT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一部分。Verbal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阅读(R)、语法(SC)、逻辑(CR)。

阅读

阅读相对来讲简单一些,考察考生信息理解和提炼的能力。答题基本不需要读完整篇文章,而是要从问题出发,回到原文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GMAT的阅读比较有套路,一般为四段,题目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设置,这可以帮助大家快递定位;段首句和段尾句常常是中心句,可以帮助快速排除错误答案。有些人可能认为读完全文会有助于提高正确率,其实不然。过分关注细节可能会增大干扰度,使考生犹豫不决,浪费时间。细节只能用来支持观点,而不能用来驳斥观点。因此,建议大家在练习时学会从题目入手。

阅读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观点类考题,一般4-5题,且选项多类似。首先看问题是在问观点,还是在问细节,如果问观点,无需回原文,直接看选项,如果问题呈现如下两种状态,则必属不回原文类型考题:1)问题本身没有提到原文任何内容2)问题中所有内容都是全文性内容,以上两种情形,则直接看选项,选项具备非常多的暗示。先排除肯定不对的,再比较更好的。一般来说,观点类考题的答案句意通常比较直接;绝对化的化和出现比较的选项往往不是正确答案。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类是细节定位题,要根据问题回原文找,找不到时才根据选项去找。通常找名词能帮助更快速而准确地定位。注意一定不要带入自己的common sense,最后选择的答案一定能在文中找到支持。

语法

关于语法部分,最基本的备考思路就是多练、多思考、多整理,其中错题的整理和反思特别重要,要去仔细研究每一道错题的解题思路,思考和自己的思路有什么差异,并学习其解题的思路。

“平行意识”是很多备考资料都会强调的SC中必备的思维(关于什么是平行意识和一丛很多备考资料里找到)。这是一个持续强化的过程,SC体系复杂,很难用提纲挈领的方式学习。有了平行的意识,很多大家常说到的做题误区就可以避免。比如要充分发现一道题的平行结构,就必须通读题干全文,而不能只读划线部分。又比如理解平行结构的基础是对句子意思以及结构的理解,所以有了平行意识,自然就会重视meaning 和structure这样的大局,而不会机械地只看到零散的语法点。

很多高分CDer的经验贴中都会反复强调meanings是SC最关键的原则。意识到meanings的重要性绝对是冲击高分的必要条件,做SC一定要理解透原句的意思(有了平行意识这一点就能做到),而且歪曲原句意思的选项很有可能是错选。但是即便是meanings,其优先级也一定在平行之下。

逻辑

CR可能是很多考生都没有接触过的题型,这里详细说一下:

关于CR的心得可以从内修和外炼两个角度总结,当然,最核心的内功还是来自“全情投入”的阅读能力,最关键的招式还是对“边界词汇”的敏感反应。这部分重点要介绍的是在此之上,针对CR专门开发的内外兼修之法。

1) 内修:逻辑的分类和总结

逻辑题考察的内核当然是逻辑能力,所以内修的重点就是训练严谨的逻辑思维。其实逻辑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类:因果逻辑和果因逻辑。这是7个类别之中的两个基本类别,其他5类可以分别归到这两类下面。因果和果因本质相同,即题目给定因果中的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并推测另一方(需要置疑)。无论加强还是削弱,都从两方面入手攻击或支持:

a. 给定的因/果可能对应其他果/因,而题目非推测的果/因(因果问题,因给定,攻击一因多果,既给定的因不能推出题目推测的果;果因问题,果给定,证明它因导致果)。

b.给定的果/因与推测的因/果之间无关(因果问题,因给定,选项补充因,证明给定的因不能导致推测的果,其他因素会导致推测的果,或给定的因是干扰因素,例如prep08-1-88:老师数量下降对于老师是否供过于求没关系,老师数量本身就很多才是供过于求的原因;果因问题,果给定,选项补充果,证明给定的果不是由推测的因导致的,推测的因可以导致其他结果,或给定的果为无关结果,prep08-2-92:虫少不少对于捕食者种群数量下降没关系,虫少也可以导致捕食者种群数量不变)。

其它5类逻辑关系与因果、果因的联系概括如下:

a.相关因果:与因果或果因的推理方式类似,在这类题中,因和果都不是题目给定的,所以因果都可以被质疑。所以前两个切入点是:

1. 相关性不存在,即证明有时候A不能导致B,而是导致C,也就是一因多果,本质就是置疑果。

2. 独立第三因,即证明C才是导致B的真正原因,也就是它因法,本质就是置疑因。除此两个切入点外,还可以置疑推理逻辑链A->B:3.中间因素,即可能是A->C,而C->B。4. 相关方向问题,即可能真实情况是B导致A,而非A导致B。

b. 类比推理:特殊的因果推理题。因是AB的相似处,果是B有A的一个特点。切入点两个:1. 因果联系,此类题的特殊处在于果是由于AB相似推出的,如果AB真真相似,那么推理是成立的,如果AB有不相似处,则推理可能不成立。所以此类题的攻击点如果是因果联系,那么选项必定同时提到AB的不相似处(字面上不一定同时提到A和B)。 2. 干扰因素,即它因法,此类题中就是找到另一个案例C,它具有AB的相似处,但是没有A的结论特点,所以削弱。

c. 方案推理:方案的目标给定,不容置疑,问题均出在方案能否实现目标上。目标为果,方案为因,论证方案是否能导致目标,实质上是果因推理题。与果因不同的是,此类题不用攻击它因,因为题目要求就是评价给定的因能否推出给定的果,找出它因而不涉及原来因果关系对解题没帮助

d.统计枚举:因果问题的特殊形式。因为小样本,果为大结论。攻击因为干扰因素,也就是攻击小样本不能说明大结论。

e. 演绎类:可以看作题干给因,选项中找果的题。

总结起来,对于这两大类,各从两方面入手攻击(支持):

因果关系:攻击1:它果;攻击2:干扰因

果因关系:攻击1:它因;攻击2:无关果

2) 外炼:明确结论

其实如果阅读能力过关,逻辑思维能力也经过适合自己的足够训练,那么CR的题目就可以手到擒来了。至于专门针对CR的一些技巧性地方法,Manhattan CR Guide总结的还是很不错的,有一些逻辑题的一些基本出题套路和题干结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读题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结论。

为什么结论最关键?因为结论是CR题干的核心,其它部分比如前提、背景以及隐含的假设都是围绕结论展开,支持结论成立的素材。只有先明确了结论,其它部分扮演的角色才会清晰,进而题干的逻辑才清晰。理解了题目的逻辑,剩下的解题就不难了。另外,结论大多数时候出现在题干,也有一些时候在选项,但无论如何必然会出现。所以定位结论是CR的必经之路,也是目标直接、明确的解题第一步。CR的题可以出的很巧妙,让你一下分不清前提和结论。所以一定要仔细审题,搞清楚题干每句话之间的推理上下级关系,以防弄错结论。

明确结论的好处更多一层,就是结论确定之后可以便于识别选项中的有效/无效攻击。可以把所有逻辑题都当作因果或者果因关系处理:题目要么给定因,推测果;要么给定果,推测因。给定的部分是前提、背景,其本身是给定的事实,不容置疑;而推测的部分是结论,其本身是推测的结果,其本身是可以置疑的。所以做CR的时候一旦明确了结论,就知道了:1)题目属于果因还是因果,2)果和因中哪个是推测,可以质疑;哪个本身是事实,不用质疑。接下来就知道攻击的方式只有两种:1)要么,给定的事实虽然没错,但是这个事实与推测的结论没有关系;2)要么,推测的结论是错的,给定的事实可以推出其它的结论。如果你要质疑一件事本身,只能质疑推测的部分,既结论;而如果你要攻击给定的事实,你不能说这个事实本身是错的,而只能说这个事实是不相干的。所以,定位好了结论可以让自己很快知道选项中哪些是有效攻击,哪些是无关攻击。而可能的攻击只有两个:1)它因;2)无关果

3)Quantitative

对于中国考生来讲,数学是最有把握的一部分,力争51分可以为verbal减轻很多压力。大家要相信,力保51分是不难的事情,题型基本上是固定的,可以只将自己容易错的题型整理下来反复练习回顾,适当地投入一些复习精力是值得的。但是这里要强调,大家不要觉得50还是51差别不大,完全可以争取到的分数一定不要放弃,这一分很可能决定了你能否冲上700或者750。

GMAT数学题部分主要有两类多选题型——问题求解(Problems Solving简称“PS”)和数据充分性判断(Data Sufficiency简称“DS”),主要测试考生进行数理推断、解决数学问题和解读图形数据的能力,需要有关算术、基础代数和常见几何概念的知识。

算术部分主要是初中高中数学的内容,还有一些题涉及集合、概率及描述统计。其中整数的性质,百分比,比率比例问题以及描述统计,概率是考生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尤其是排列组合的概率求解,是难点和考点频出的部分。代数部分一般不超出高一数学的内容,几何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几何尺寸的理解,要求考生具有构想几何图形及其与数字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在几何课中出现的大量定理以及对某个命题的证明在GMAT数学考试中不做要求。

“问题求解”旨在测试数学技能和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进行数学推断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PS题型考的不是思维转化,而是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熟练程度。PS题考的就是认真,遇到超长篇幅的题不要慌,越是长篇幅越考的就是细心,大家要学会应用各种图像把条件清晰的列出来。GMAT数学是很严格的数学,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找最准确的答案,而不是近似值。并且如果题目没要求得出近似值,那么答案就是个定值,一定要坚信这点。另外,考生在做题时要多在草纸上进行计算,少心算,保证不因小错而与满分擦肩而过。

“数据充分性判断”测试考生在分析数学问题、识别相关信息并判断问题求解所需的充足信息方面的能力。大家在进行选择前一定要看清题目最后要求的是什么,是要求比率还是具体数值。不要只凭自己的印象决定条件1和条件2,必须自己下笔算,但是不求结果,只求清晰的过程。真正的算下去,这点十分重要。有些DS题在条件中就会给你很多提示,会让你想到很多你原来想不到的点,但切记,条件1和条件2除非选C是可以共存的,不然谁都和谁没关系,单独看条件2的时候一定一定把条件1忘掉。

数学分为具体复习方法根据各人基础不同会不一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复习重点。

4)IR

IR虽然没有明确的分数要求,并且对总分没有影响,但既然单独列出来还是要重视一下。

IR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压力不在verbal之下。所以做IR要保持和做verbal一样的紧张感和弃题策略。很多CDer亲身试过,弃2-3道题都可能拿8分。所以虽然IR时间紧张,但是如果明白了弃题的空间,考场上就不用多紧张了。原则还是,做就要保证正确率。

如果对于IR没有特别高的分数要求,建议大家练好OG的题目,找到这部分做题的感觉,再加上机经的参考,拿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应该没有问题。

更多实用信息@知乎-芝士圈留学

修改 收起
取消

GRE 如何准备才能拿高分?

?:

回答者:@  Minghi Ni,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硕士,有留学/语言备考问题可以戳链接直接去联系。

在这篇帖子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GRE自主备考经验。首先介绍一下我个人的情况。我的准备时间其实不是很长,从2016年7月开始,到9月底考试,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其中九月份大四开学,一边上课一边准备考试。我只考了一次,成绩是Verbal: 161 + Quantitative: 170 + Writing: 4.5。本身英语基础比较好,大学...

显示全部

回答者:@  Minghi Ni,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硕士,有留学/语言备考问题可以戳链接直接去联系。

在这篇帖子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GRE自主备考经验。首先介绍一下我个人的情况。我的准备时间其实不是很长,从2016年7月开始,到9月底考试,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其中九月份大四开学,一边上课一边准备考试。我只考了一次,成绩是Verbal: 161 + Quantitative: 170 + Writing: 4.5。本身英语基础比较好,大学是全英文教学。当时因为可以备考的时间很短,所以时间主要用在Verbal这一项上。这篇帖子可能格外适合英语基础比较好,备考时间短,想要在短时间内拿到高分的同学。

个人认为无论是准备什么考试,合理地制定计划,坚持按照计划执行都是成功备考的关键。这篇帖子先会给大家介绍一下GRE考试的结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在哪个方面会比较有信心,哪个方面难度比较大,从而合理分配有限的备考时间。之后会分享我觉得有用的备考资料和资源,谈一谈使用它们的技巧。

▌GRE考试介绍

无论准备什么考试,最先要做的都是了解它,知道考试的内容结构,评价标准,难点等。这一部分做个简单介绍。具体的可以参见GRE考试的官方网站了解 (链接:https://www.ets.org/gre/revised_general/about/content/)

GRE考试总共分三部分:Verbal Reasoning,Quantitative Reasoning以及Analytical Writing。

1. Verbal Reasoning

这一部分主要是考察以下能力:

a) 分析和总结文字信息,推断作者意图,理解不同层次的意思,比如字面意、比喻意和隐含意;

b) 筛选关键点,区分主要和次要信息,总结文本,理解文章结构;

c) 理解单词,句子,以及完整段落的意思,理解单词之间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一部分考试最基础,需要词汇量的积累和大量刷题。

2. Quantitative Reasoning

大多数中国学生可能最头疼的就是Verbal Reasoning部分对词汇量的超高要求,但是Quantitative Reasoning这一部分问题本身的难度其实对中国学生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相信只要看懂题目意思,大多数题目都能迎刃而解。少量题目可能比较“Tricky”,不细心的话就会出错,需要注意。

3. Analytical writing

写作分为两个小部分,Issue Task和Argument Task。

Issue Task考察批判性思考以及清晰表达观点的能力。题目会给你一个论述 (Statement),一般就一句话的长度。之后会给你一段具体要求(Specific instructions),需要你按照要求来作答,大致来说就是讨论一下你在何种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这个论述并且解释原因。但是每一题的要求也可能有一些变化,所以考试的时候还是要认真读这段instructions,以防跑题。

Argument task是考察学生理解、分析、评估一段论述(Argument),以及清晰表达自己的能力。这道题会给你一小段argument,包含了作者的论据和结论,要求你分析它的逻辑是否合理严谨。

4. 考试时间分配及特点

大部分GRE考试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整个考试一共3小时45分钟,中间有10分钟休息时间。第一部分总是Analytical Writing。Issue 和Argument Task各30分钟。在写作之后,每个考生需要考两个Verbal reasoning环节(每个环节20道题目,各35分钟)和两个Quantitative Reasoning 环节(每个环节20道题目,各30分钟),顺序随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加试部分,可能是Verbal也有可能是Quantitative,是为了测试以后的GRE试题而进行的。这一部分不计分,可能以任何顺序出现在写作任务之后,所以当你考试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一个是不计分的测试部分,都要同样认真地完成。

另外,GRE考试的难度是自适应性的,也就是说你在第一个Verbal或者Quantitative 部分准确性越高,下一个部分就会越难,你在Verbal或Quantitative 项目上得分的起点也就越高。所以考试的时候如果发现第二个Verbal或者Quantitative格外有难度,也不要慌张,说明你在第一部分表现得很好,继续认真答题,有可能获得很高的分数。

▌备考经验

介绍完基本的考试内容和结构之后,再向大家介绍一些我认为比较有用的资料。

1. Verbal Reasoning

之前也说了,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词汇量的积累。没有捷径,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背单词。

1.1 背单词基本方法

背单词的方法很重要,推荐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总体来说就是要大量重复地记忆,不要期望一个单词背一遍就能记住。每天背一定量的单词,第二天背新单词之前重复前一天背过的,第三天背新单词之前重复前面两天背过的,以此类推。通过不断的重复,对这些单词就会越来越熟练,反应也越来越快。如果不重复的话,过了几天就会发现之前背的全忘光了,毫无效果。

1.2 单词书/资源

在我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通过网上了解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发现了有很多单词书或者网上的单词资源,一开始我觉得它们都是一样的,只要选择一个就可以了。但是后来通过比较,我发现其实这些不同的GRE单词列表都有各自的特点,建议以某一本为主,重复背过几遍之后,也使用一些其它的单词资源作为辅助,可以一边检查自己之前的记忆情况,同时也可以补充一些之前没背到的单词,以免遗漏。

我个人最开始使用的就是新东方的《GRE词汇精编》,俗称“红宝书”,它是按照首字母顺序列出单词,很好的一点就是每个单词都有详细的注释,包括词性,中文释义,近义词反义词等。作为开始GRE词汇背诵的单词书非常好。

还有陈琦的《再要你命三千》,很多都是GRE核心单词,也非常好用,可以下载手机APP。

Magoosh也有GRE单词的flashcards,里面的单词难度比较高,是很好的补充单词表。它也有网页版和手机应用。

我自己在备考的时候,7月到8月底是暑期,在家备考,以刷GRE红宝书为主,打好词汇基础。从8月底开学到9月底考试,这一个月的时间,需要一边上学,一边准备考试,所以每天早上会在六点醒来,坐在床上,用《再要你命三千》或者Magoosh的手机应用刷300个单词。这个过程其实很有成就感,因为随着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对单词记忆越来越深刻,刷单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于GRE备考这个消耗时间精力的过程来说,不断地感受到进步、给自己信心,还是很重要的,能够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1.3 刷题

在单词基本掌握之后,就要开始做题了。我是在红宝书背完一遍(当然这个过程包括每天的不断重复),对GRE单词有基本的储备之后开始做题练习的。如果不背单词一上来就做题往往准确率很低,容易打击自信,效率也不高。

有很多题目来源可以分享:

1.3.1 Magoosh网站

我最主要使用的是Magoosh网站(链接:https://gre.magoosh.com/?utm_source=magoosh.com&utm_medium=button&utm_campaign=homepage)在上面背单词部分也提到过Magoosh GRE flashcards。不同于flashcards是免费资源,这个Magoosh网站是收费的,需要花钱买账号,价格也并不便宜。我当时很幸运,一个已经考过GRE但是Magoosh账号还没过期的朋友把他的帐号给我继续使用了。你们如果想用这个网站也可以几个备考的同学一起买一个帐号使用。

这个网站的好处在于题目的仿真程度很高,难度也比较大,是很好的练习资源。而且网站上还有一些视频课程,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解决疑难问题。此外,这个网站还可以根据你做题的准确程度估分。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网站,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1.3.2 考满分GRE网站

考满分GRE网站(链接:https://gre.kmf.com/)上也有很多题目,并且按照题目类型进行了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练习。不过我当时用这个网站的时候觉得题目难度没有Magoosh的高,更基础一些。建议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拿它来切入,但是如果想要拿高分的话我觉得还是需要做一些更高难度的题目。否则考场上会发现,怎么真题比平时练习的难很多,影响成绩。

1.3.3 曼哈顿网站

这个网站(链接:https://www.manhattanprep.com/gre/free-gre-practice-test/)上可以有一套免费的GRE仿真模拟题,仿真度很高,可以很好地感受真题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你也可以花钱解锁全部试题。

我建议在考试准备得差不多,快要考试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做这套题目,还可以获得估分,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了解。

1.3.4 ETS官方真题

ETS官方有两套免费题目(链接:https://www.ets.org/gre/revised_general/prepare/powerprep/)。 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下载软件。因为是官方的题目,界面和真正的考试完全一样,还可以考完获得估分,当然非常有价值!同样的,因为只有两套这样的题目,我也是考试前两天,每天认真做一套,保持做题的感觉,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尽量轻松应对。

总而言之,Verbal部分对于我自己来说难度比较大,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也是这样。背单词是基础和关键,要使用多个单词列表,重复记忆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单词有一定积累之后开始刷题,上面讲了几个网站和资源,要有计划地配合使用。

2. Quantitative Reasoning

之前也说了,这一部分题目本身难度不是很大,所以为了节省备考时间,我是通过直接做题来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熟悉各个考点关键数学概念的英文表达方式。只要题目看懂了应该都会做。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重点练习。我高中学的文科,对于排列组合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请教同学,弄清楚概念,理解公式之后,着重练习排列组合这个考点的题目,就发现也很简单。

3. Analytical Writing

我个人在writing上其实没有花很多时间准备,但是身边有一些5分甚至5.5分的高分同学,从他们那里也了解了他们的备考经验,这一部分的回答也融合了他们的经验。

个人认为GRE的写作,准备好模版很重要。因为每个写作任务只有30分钟,时间其实很紧张,几乎是看到题目马上就要有思路开始打字,否则很可能会没时间检查拼写或语法错误,甚至不能完成写作。

我当时买了GRE官方的参考书,里面有一些例题,范文回答。尤其是Argument写作部分,要求分析原文逻辑不严谨的地方,非常好用套路。书里有总结几个常见的逻辑问题并且举例让你理解。看过模拟的写作试题你会发现,所有的Argument 原文段落变来变去就是那几个逻辑问题,很好归纳。再记住一些开头结尾,承上启下的句子,就可以写出一篇很有逻辑,条理清晰的文章。所以,受备考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个人在writing上分配的时间非常少。投机取巧的方式就是总结常见的逻辑问题,背好万能句,整理好写作模版,考试的时候套用,最后也拿到了4.5分。

不过如果想追求更高的分数,考前踏实的练习还是必不可少。我身边拿到写作高分的同学,基本都会在考前大量练习模拟题或真题。而且计时写作是关键。不能因为是练习就很随意松散,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考试限制的时间来完成。然后参照范文修改自己的答案,通过练习来熟悉模版的使用,练习写作技巧。

▌总结

这篇帖子给大家介绍了GRE考试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分享了我个人备考的使用到的很有帮助的资料,以及我自己的经验。每个人因为英语基础不同,备考的时间不同需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但是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过程,背单词、刷题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重复,坚持是关键。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更多实用信息可关注@ 知乎-芝士圈留学

修改 收起
取消

商科怎么找实习?

?:

回答者:@ Cathie Zhang

本文对留学申请中背景提升阶段的实习提出建议。

Cathie Zhang,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现在是杜克大学Fuqua学院MSFB硕士研究生。2016年申请国外研究生项目,申请的方向主要是金融和管理,金融方向收到了LBS,Rochester,BU,WUSTL的offer,管理方向收到了杜克大学Fuqua的offer。实习经历从大三开始,直至申请,有6份比较专业的实习(不包括水的实习)。六份实习分别是:工...

显示全部

回答者:@ Cathie Zhang

本文对留学申请中背景提升阶段的实习提出建议。

Cathie Zhang,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现在是杜克大学Fuqua学院MSFB硕士研究生。2016年申请国外研究生项目,申请的方向主要是金融和管理,金融方向收到了LBS,Rochester,BU,WUSTL的offer,管理方向收到了杜克大学Fuqua的offer。实习经历从大三开始,直至申请,有6份比较专业的实习(不包括水的实习)。六份实习分别是:工商银行对公部门,Uber策略实习生,中金投资银行部门实习生,ADK咨询部门实习生,最后是Boston远程实习。

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实习的作用以及怎么找实习。

全文分为三点:

第一点实习的重要性。

第二点,找实习的经验和心得、方法。

第三点,如何在简历、文书中展示实习。

一.实习的重要性

申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面试邀请期和获得offer期。面试邀请期:提交在线申请后,经过学校的筛选,会收到一个面试链接。还有一些学校,一旦提交在线申请后就会直接收到视频面试链接。

主要说说第一种情况,也就是需要经过筛选的情况。实习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占30%-40%,实习经历需要跟简历和ps相互结合。为了突出自己的简历,实习还是挺重要的。至于personal essay,去年我申请的时候,MIT的题目是:为什么追寻金融产业?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答题的逻辑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对金融产生兴趣,通过实习激起更多兴趣。通过具体的经历来证明你是符合要求的。当然不排除有些学校不太看重相关经历,比如去年我申请的Duke, Kellogg,这些项目官方网站的介绍里就建议有非商科背景的学生申请,只要有实习经验就可以,不要求是非常知名的大公司。但是偏金融的项目,比如MIT等,特别看重相关的实习经历。第二阶段,收到面试邀请后,进行面试,等待offer。实习经验所发挥的作用没有上一阶段大,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如何用口头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经历。如Fuqua,他们是纯行为面试,不会问实习具体的经历。他会问你有没有领导的经验,团队合作的经验,旅行经历,遭遇的挫折等。通过实习经历来支撑是可以的,没有实习经验用学习、社团经验来支撑也可以。但偏金融的项目的面试时,问题更专业、更有技术含量,比如他们会问最关心的指数和股票,让你分享财经新闻。于是你需要将市场经验串到实习经验,需要用具体的实习例子来说明。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一阶段实习经验的重要性占比为(0-25%),其中的0是针对管理类的项目,而25%是针对金融类的项目。对于长远来说,实习的重要性与就业方向高度相关,个人而言,我想进入咨询或是投行这两个行业,他们的门槛高,对实习要求比较高。就咨询行业而言,国内想进MBB,至少要有Tier2的实习,才可能会给你发面试通知。至于投行,要求在卖方市场有足够的经验。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都需要通过这些实习经历证明毕业后可以胜任高强度、高薪水的工作,相应地,这些行业对人综合素质考察非常高。实习经历能够证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当然,没有好实习也不用太担心,我有一个朋友,他没有好实习但英文非常好,同样也拿到了麦肯锡的offer。所以万事都有可能性,我们只需要做好准备。

二.如何找到心仪的实习

现在找实习的渠道有很多,但大家有没有执行过具体的方法?充分利用自己资源?

我列出了7个方法:

4个积极主动的方法:家庭、同学与实习伙伴、学校机构、HR联系方式。

使用这些渠道花的时间更多,但回报更大。

比较通常的方法有3个,包括信息社群、信息网站和人脉网站。

这里要着重提到领英(LinkedIN),在海外非常流行,我有一个学姐,她通过领英找到一个在谷歌工作的MBA,更跟他保持长期沟通,最后她因此拿到了谷歌的offer,谷歌基本不会给国际学生发offer,所以学姐还是很厉害的。

接下来我会细讲每一个渠道。

首先,家庭:父母的资源。

学弟学妹经常问我没有实习要怎么开始找第一份实习,如果你的GPA很高、社团经历丰富、口才很好、英语很好,那么可以在线申请大公司的暑期实习生。但是大部分的人没有那么优秀,对他们来说第一份实习不太好找,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父母询问。父母积累了人脉圈,他们的人际网络有提供好实习的机会。

第二,同学和实习伙伴。

每个学校都有很厉害的人,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实习,通过实习他们深入了那个公司,有老板和HR的联系方式。所以可以直接联系他们,问问公司情况,加深对公司的理解,并看看行业是否适合自己。更进一步地说,他们可以直接帮你推荐到HR。咨询公司的实习基本都是内部消化的。以前的老板和HR发布招募PTA信息时,我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的朋友,而在网站看到的信息是有延迟的。第一时间发简历,获得面试机会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学校机构。

浙大的MCA是贝恩的摇篮,每年至少有两个人进贝恩,成员可通过人脉圈获得PTA的实习机会。学校的投资机构和金融社团,成员能够享受外面的人无法享受到的资源。学校的就业培训中心代表的是学校,能够跟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协商。举一个例子吧,当年浙大跟网易举办了一个活动,有15个人参加,最后他们每人都拿了一个intern offer。

第四,HR的联系方式。

HR会通过打电话或者邮件通知你参加面试,这时你就直接拿到了他的联系方式,以后可以直接问HR有没有合适的职位。顶级公司特别看重你的主动性,主动联系HR会让他们觉得你又有想法又主动。第五,信息社群。现在实习的群聊特别多,需要由熟人把你拉进去,可以在朋友圈问问。第六,信息网站。其中最好的是清北复交的BBS,发布招聘实习生信息时,HR第一时间是发到朋友圈,校友看到会po到BBS。其他的还有,实习僧和应届生,我在其中也找到了麦肯锡等大公司的招聘信息。此外,如果学校不是特别好,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也能在大街网会找到合适的职位。最后,人脉网站。比如此前提到的领英。虽然在国内大家都不是特别喜欢用,因为中国学生不是很擅长去建立人际网络,但其实人际网络对实习非常的重要。

也提一下在gap year找实习的经验。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在校生身份。外企不接受非在校生身份,本土VC和PE虽然不在乎身份但是要求长期实习。那么如何保持学生身份?第一个建议是越早找实习越好。如果这个申请季的结果不太好:12月申请学校,1月2月得到的结果不太好,并打算第二年再重新申请。那么赶紧找实习,如果拖到5、6月份濒临毕业再找实习,公司会认为你即将没有在校生身份不会给你发offer。第二个建议:申请简单的春季项目。我就拿到了UIUC 的春季项目的offer。这种情况下,外企公司会认你的在校生身份。当然最有效的方法是内推,如果能够找到consultant或者par给你内推,那么成功几率将大大提高。

三.如何在简历中展示实习

我们之前已经说到实习的重要性以及怎么找实习,对于申请来说,最重要的是怎样把实习经历展示在简历、文书,甚至是面试当中,来证明给面试官你是适合这个项目的。

第一点一定要跟大家强调的是标准的简历格式。

很多学弟学妹的简历模板都是在网上找的,虽然漂亮,但是不规范,对于商学院来说,不够正式和专业,他们会觉得你并没有理解申请这个流程。所以,可以找一找在相应学校的学长学姐,让他们发一份学校的简历,每个学校都一定会提供标准的简历模板。根据正确的模板来写自己的简历,非常有针对性。每个学校的简历模板有点不同,所以需要自己找到对应的学长学姐。

第二点是找准核心实习经验与核心事件。

一般来说写在简历里面的实习经历是4到5条,如果交换经历、社团经历丰富,那么只有3到4条实习经历的空间。需要搞清楚自己想申请的是什么类型的项目。如果是金融类的项目,实习比较多,能够写4个实习的话,就可以写3个金融搭配1个咨询。如果是管理,市场和咨询都适合这个方向。根据申请的项目调整简历上的实习经历会更有指向性。确定实习经历后,就要搞清楚自己干了什么事,要写什么事。可以拿一张白纸,回想最能马上想起来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如果是能够立刻回想起来的事情,它们给你留下印象那么深,说明你为此付出了非常多努力,很有心得体会。写下来以后,可以问问一起实习的同事和老板印象最深的是不是这些事情。上面所说的都是针对实习比较多的同学,如果是实习比较少的同学,那么需要将所有的实习都写上去,写得充实一点,突出在实习中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不是百分百match,突出项目中学习的能力是能match的,比如说金工,在实习中突出计算与编程能力。如果实习经历不能和申请项目百分百匹配,那么需要突出实习中展现的能力和项目匹配。第三点是有效展示实习内容。我当时写简历基本结构就是:What+How+Result/Impact,第一点就是要说明你做了什么事情。第二点说明怎么做的,方法是什么。第三点是结果和影响是什么。这些都要包括在每一个例子当中。每一个实习经历只有三行左右的空间,所以对语言的精简度提出很高的要求。语言方面,第一点,要用准确动词,剔除无意义动词。不要用engage, make, do, participate,这些都是无效的动词,要由有意义的词语,比如conduct, research, analyze, survey。还要注意,描述实习经历的动词都需要用过去式。语言的第二点就是语言与内容把关。

简历的最终版,一定要是native speaker帮你改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人做不到他们那么自然和精准。此外,相似背景的研究生帮你改的话会加分很多。简历最后出来的版本可以给同事、上司、商科教授和同学,让你们指出不足,他们能够发现你发现不到的错误。接下来是实习经历的内容方面,怎么把这段经历写得生动和具体?首先,提供细节信息,量化工作内容。通常第一份实习的难度系数不高,基本工作都是帮上级整理资料或信息。把这些内容写出来的话很无聊,所以要量化工作内容。比如说,经理让你去做汽车行业的研究,可以写累积做了多少篇报告,搜集了多少信息,这样还可以提升可信度。可以用contribute这个词,表现出你为经理做出了贡献。其次,如果确实对公司产生了很多影响,那么就要突出工作贡献,撰写合理成果。有个在文书圈被广泛流传的例子:帮某某公司节省成本20%。显然这是个错误的例子,过于夸大自己的成果,成果需要真实或者说合理。比如数据分析的工作可以写,通过分析数据提供了一个好的决策,从而使顾客实现增长,增长的比率是多少,需要真实合理的数据。现在讲讲文书这个方面。申请所有的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说因为某个方面做得很好就可以被录取,所有要素都需要被综合起来考虑。我有一个学姐,她的标准成绩不怎么样,实习很强,她需要通过实习来弥补标准分的不足,所以她通过实习、简历和ps来说明综合能力很强,有能力和潜力获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体现综合能力。如果实习是单列的,没有证明出综合能力就会处于弱势的状态。

文书,有三种类型:

1)事件型文书,管理类的项目会要求这类型的文书。Fuqua:分享你影响周围人的一个经历。Kellogg:分享去解决一个问题的工作经验。这都要求非常具体的经历,当然可以写学习经验或者社团经验,但这里单讲实习经验。写作时可以按照中文小故事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以我自身为例,我写的是在Uber当策略实习生的事例。背景:我是Uber 第一个从市场营销角度来做数据分析的实习生,通过数据进行客户分类,吸引不同类型的客户使用Uber。进入正式的写作,开端渲染气氛:Uber和滴滴竞争十分激烈,突出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再写工作的工具包括python,excel等等,最后达到了什么成果。这样就可以把故事串起来。有的人会把高潮写在第一段,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当然也是可以的。

2)原因型文书,基本上所有金融类的项目都会要求这类型的文书,他们的题目大多是为什么要读金融?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这种问题强调逻辑性。首先是产生了对金融兴趣,在学习过程加深兴趣,通过实习加深对产业的理解,结果是申请这个项目。故事的逻辑性很重要。那我为例,我写的是我一开始讨厌商科,参加了巴林银行的比赛激起了兴趣,从而在商科领域探索更多,做了很多实习,发现自己非常适合商科。重要的是列出一个说得通的逻辑面。

3)展示自我个性型文书,这一类型比较少见。Fuqua:25件有趣的事情。遇到这种问题,我不赞成写实习经历,录取委员会想知道更加个人的经历,比如爱好、旅行等等。

最后是文书类型的总结:

1)具体事件型:强调故事性;

2)原因型:强调逻辑性,一开始就要构建逻辑,思路清晰,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在写文书一周的时间里,我用一半的时间写自己的逻辑链,确定骨架后再搭建血肉。我花了3到4天构建自己的逻辑链,用2天写了一篇500字的文章,最后再拿给同一方向的native speaker看并修改。

3)展示自我个性型:强调独特性。

 

更多实用信息@ 知乎-芝士圈留学

修改 收起
取消

什么是Waitlist?被Waitlist了怎么办?

?:

回答者:@ Cathie Zhang

我是gap year一年后,从2016年11月开始申请金融和管理方向的硕士,现在已经在学校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习。在一年前的申请中虽然拿到了不少心仪的offer,但是信心满满的自己最喜欢项目的wl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无奈之下,我拉长了申请战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半个月后接到学校的offer电话,成功转正。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了当时一起申请的朋友,wl转正拿到了另一家top school的金数硕士off...

显示全部

回答者:@ Cathie Zhang

我是gap year一年后,从2016年11月开始申请金融和管理方向的硕士,现在已经在学校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习。在一年前的申请中虽然拿到了不少心仪的offer,但是信心满满的自己最喜欢项目的wl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无奈之下,我拉长了申请战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半个月后接到学校的offer电话,成功转正。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了当时一起申请的朋友,wl转正拿到了另一家top school的金数硕士offer。

这次我自己又仔细梳理了一次当时用过的方法,并搭配效果与最具体的建议,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由于我是商科背景,所以本篇文章的某些特定方法更加适合商科项目申请者使用。但理论是通用的,也希望能帮到其他背景的同学!

1. 什么是waitlist?

Waitlist,即“候补名单”,即申请者在通过网申甚至顺利拿到面试后,学校既没有接受你,却也没有直接拒绝你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你会收到学校发来的一封邮件,告诉你,我们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无法对你的申请作出决定——“sorry, we cannot decided at this time”.

这种模糊不定的态度,既给申请者压力,又给予希望。据我了解,一小部分情况(当项目坑位太多,即大部分拿到offer的人没有选择这个项目的时候),学校会主动再发一批offer。这种情况下,申请者可以耐心等待。但大部分情况,特别是热门项目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如何让学校在这么多的wl学生以及下一轮的面试学生中选择你,有很多可以采取的方法。

2. 有哪些原因可能会被waitlist?

在谈具体的补救方法之前,大致罗列一下申请者可能会被waitlist的原因。这些原因是我在wl期间自己通过搜寻网络资料、询问往届申请者,以及来到学校后与admission成员闲聊后汇总而得。因此,以下的罗列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原因,大家阅读完后确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避免机械地“对号入座”。

1) 申请者背景(gpa, toefl, gmat/gre, 本科学校背景与实习背景)没有达到学校或者项目的要求,但项目广发面试邀请。

2) 申请者背景已经达到了项目的要求,但是笔试/面试(或者两者)表现平平,甚至与你的背景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3) 申请者背景已经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面试也比较顺利。但是面试官向学校反馈你不适合这个项目:

a) 面试官认为你over-qualify

b) 面试官认为你的气质与学校氛围不符合,例如学校特别强调leadership,但是你的teamwork能力更强;学校强调diversity,但是你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稍显单调

4) 申请者背景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面试官反馈也较好,但是因为项目前几轮发放的offer数量太多,项目坑位有限,在没有人直接拒绝offer时,只能向你先发放wl。

这四种情况,拿到最终offer的可能性,从1)到4)逐步递增。可以说,在WL期间没有采取任何主动行为,并拿到成功拿到offer的,基本就是第4)种。

3. 被WL之后要怎么做?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分布,我会从心理调整、及时更新状态、背景提升、更新PS、校友推荐几个方面跟大家进行详细的阐述。

1) 目标确定与心态调整

收到WL是一件很让人挠心的事情。相比WL,可能会有一部分申请者像我一样,更希望收到学校最为直接爽快的offer或者拒信。

挫败感肯定是有的,特别是你在申请群里看到大家相互祝贺的时候。然而,收到拒信的人此时又会很羡慕你,毕竟WL带来了希望。作为一个饼干中的夹心,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我建议申请者先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将焦躁的心情平复下来,整理自己已有的申请结果信息,根据自己的维度反复对比衡量,并向有经验的申请者寻求建议,确认是否需要为转正做出努力,或者放弃WL选取另一个offer。

WL转正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如果最终确定了为转正而努力的目标,就需要做好拉长申请战线以及承受巨大压力的心理准备。毕竟在那时,各个社交平台上都是大家晒offer的动态了。

2) 及时更新状态

这一点,指的是你需要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WL转正是有一个黄金时期的,在这个时期里,申请者需主动并即使地跟学校取得联系并表达坚定的态度与意愿,“as soon as possible!”

毕竟进入WL后,你的主动性是让你脱引而出的主要原因。

· 联系你的面试官。他们不是最终决定者,但他们是你表现与态度的直接传达者,会影响admission team最后的决定,特别是非常注重校友态度的商学院。我拿到WL后,第一时间与面试官进行了邮件沟通。我的面试将近一个小时,面试氛围很愉悦,所以没有想到会拿WL。由于学校的规定,我的面试官并没有明确告知我在面试时有什么不足。但是他给了我大量建议,并在我WL期间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也让我对自己转正逐渐有了信心。

· 及时联系admission team。虽然此时你还没有为转正做出实质性的努力,但你一旦确定自己要转正,就需要即使向学校确认自己的态度,这样他们才会把留在pool里,做后期的考虑。此时的回复我们一般叫做“表白信”,它的作用我们称之为“表忠心”。我当时的方法是,先罗列自己收到了offer,但强调“I always give the first priority to your school and program, because…”

· 这里再跟大家强调一下“更新”。我在WL期间一直都有跟admission team有邮件联系,我定期会跟他们update我的信息,他们也会给我回复“delight to hear”。有人会担心这样频率的联系会不会让对方觉得聒噪,我的想法是不需要太勤,自己设定一个频次,并督促自己在一个频次的周期里达到某个目标,并将这个目标转述给学校。之所以要强调,是因为你完全不知道学校会在哪个时刻发offer,特别是转正offer,也许就在你低头闷声努力但学校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发转正的offer了,把你打的措手不及。我的一位同学在终于下决心开始写表白信的第二天,学校就开始放转正offer了,很遗憾的是综合背景与能力都非常出色的她最后没有拿到offer。因此,即使更新是非常的必要的。

3)背景提升

在调整好心态并与学校取得第一步联系后,你需要重新开始对自己的背景做一个综合衡量。请大家记住一点,研究生申请时一个综合素质考量的过程,一个标准分不出色但是实习经验丰富的人完全有可能获得很好的申请结果(我认识一个本科gpa非常一般但实习背景惊人的前辈,依旧被MIT Finance项目录取)。我把它总结为下面这个公式:

这个公式:申请结果=申请者大背景(标准分+本科学校背景+活动经验+实习经验)+网申结果(包括ps和cv)+面试结果。

在拿到WL之后,我建议申请者好好思考,自己是在哪一个部分做的有所欠缺。

  • GPA

由于申请者已经无法在短期内将绩点刷高,我的建议是,第一步先仔细阅读自己的成绩单,确定低平均绩点是由哪些课程的失误导致的。例如,有的申请者数学背景不好,并且体现在了成绩单上的数学相关课成绩上。

第二步,申请者可以在全球知名的网校(coursera)上修读该方向相关的课程,或者直接去申请学校的官方学习(如果学校公开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用获取的广受到认可的certificate证明自己的热情与能够学好此课的能力。

如果申请期间实在是无力分心学习,那你需要在跟学校沟通的过程中,阐释自己会怎样在之后弥补这个领域的不足。例如,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你会修读哪些具体的课程,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 其他标准分

Toefl和Gmat/Gre。这一部分的标准分需要注意,因为有一部分的学校是完全不接受你语言分更新的,并且会邮件拒绝的,例如Rochester Simon。但有的学校是默认可以接受,在你发送完成绩单邮件后,会回复邮件“thank you for updating”。但无论如何,你可以尝试发送新的成绩单,看对方是否接受。

由于Toefl不能当场出分,所以我更建议大家早些把Toefl考好。想要在短期内刷托福分,一是很难找到考位,而是出分与成绩单有太长的延误。因此如果T和G两者都有刷分的必要性,我建议更新G的成绩,毕竟可以当场出一份成绩单。

  • 活动背景与实习背景

相比实习背景,短期内提升活动背景的可能性更大。但此时的社会活动不再是你喜欢什么参加什么活动了,而是根据申请项目或者学校喜欢的特指选择特定的项目。例如我就读的商学院非常非常强调Teamwork,我当时参与了以队伍为单位的Diggers;并且回到了之前一直有参与策划的某个TEDx组织,远程协助举办2016年大会;而且自己作为领导人组织了本市的小动物保护活动。用这三个在短期内完成的活动,向学校证明我有非常强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我在更新中特别强调在这三个活动中我遇到了不同年龄层次与背景的人,这样的经验极大程度地磨练了我的沟通与适应能力。

实习背景。如果你当下正在实习期,那你只需要定期向学校更新你的工作内容与个人能力提升就好了。如果此时你没有实习背景,我建议是找内推,主动询问其他同学与朋友,甚至是家长辈的人,是否可以提供实习的推荐。内推永远是短期内找到高质量实习的最高效的方法。我当时通过前同事的推荐,拿到了某top咨询的远程实习机会,因此我向学校更新状态的同时,更新了自己的CV。

  • 网申结果与面试结果

PS和CV。CV我已经在上一个部分写过了,这里主要提一下PS。PS我一直觉得不需要重写的一个部分。但是在跟一些前辈深聊后,我发现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学校很可能是认为我的气质与学校的气质不契合。因此我提供了一份additional PS,详细地阐述了我和学校的teammwork 和diversity 的契合点。

面试结果我已经在2)即使更新状态里详细阐述了。面试官也是你能够获得的,来自你申请学校的一份资源,申请者需要懂得去最大程度利用这份资源。

4)校友推荐

校友对商学院而言,非常有话语权!因此如果你能拿到学院或者你申请这个项目的学生的推荐信,对你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般对于每个学校而言,商学院都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存在,因此第一选择一定是来自商学院校友的推荐信。

你可以:

· 第一步,去领英找寻是否有前同事、同事、老板曾是该商学院MBA校友;或询问在此项目就读的直系学长学姐

· 第二步,努力获得他们的肯定与拿到推荐信

我当时比较幸运,因为gap year同专业的同学恰好就去了这个项目,而且前东家里有我们学校的MBA校友,非常顺利联系上了他们。但说服他们写推荐信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毕竟大家都是以自己的信誉作为担保在推荐你。

因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从身边的人入手,甚至可以让朋友作为中间人做推荐。短时间去找到合适的陌生人并且说服他推荐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我在申请时也看到了很多拒绝了offer的人会给WL人写reference。对此我的我看法是,作用是有的,但仅限于本身条件非常不错的WL申请者(如原因3)4)那两种),起到了很有限的一个将坑位转让给另一位合适的坑位申请者的作用。

4.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转正成功,其他学校的定金是否应该交?

申请毕竟是一个“实力”+“运气”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申请者,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但这里依旧有一些方法,能够大致推荐自己被WL转正的几率:

· 第一,查看往年该项目WL转正的概率。建议大家去国内的申请论坛里搜索该项目转正的经验分享,并作出一个大致的概率估算。

· 第二,通过申请群了解接受offer人的比率。一般来说,放弃offer的人越多,你转正的几率就越大,毕竟商学院需要控制项目的质量(特别是强调“diversity”的学校,能录取的中国学生的数量还是有限的。)

· 第三,在自己update的过程中,感受学校的态度。如果对方是比较积极的态度,那你也可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在WL转正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痛苦的选择是,其他学校的占坑费,特别是香港的大学,基本都是5万左右。如果你此时你大部分或者唯一拿到offer的学校交付定金日期马上来临,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最好的学校交定金。

因为你当下正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你也永远没有办法知道命运会不会在这一次就偏偏要跟你开一次玩笑。因此,你需要作出一定的投资,将没有offer的风险降低到至少可以拿到交定金学校offer的风险值。如果最终你成功转正,拿到了这个最最心仪的项目的offer,那之前的定金就属于沉默成本的范畴了,不需要再反复拿出来心疼。

5. 其他的话

在上边的几个部分,我列举了很多的自己实践过,并列深切感觉到有效的方法。我并不推荐大家与我采用一模一样的方式进行WL转正。因为申请这件事情,原本便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你在这个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从自己的真实状态出发,挑选你觉得有对自己有帮助的点,并从那几点出发。

例如,我由于gap year又已经离职处于脱产状态,有时间与精力同时做活动与实习。但如果你是正常的大四学生,学校里还有课程需要修读,我不建议你在身心压力都巨大的此时逼迫自己再去承受太多。

再例如,我由于同学与前同事关系,顺利地获得了校友推荐。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顺利地拿到校友推荐,也许联系人不够,也许对方并不愿意。即使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要太着急,你可以找之前的推荐人或者其他你可以找到的人,再帮你出一封推荐信。虽然这封推荐信不如商学院校友的推荐信那样有直接的作用,但它是一个加分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学校沟通的过程中,申请者需要在积极和压力中种平衡,语气和态度都要诚恳,保持耐心。不要给学校一种压迫感,录取你并不是他们的义务,有的学校并不是非常喜欢aggressiveness。

WL转正是一个非常磨练心智与能力的经历,它其实也在模拟着真实生活中你会遇到的难题。虽然我们无法决定结果,但主动性是决定你是否能拿到了offer的关键性因素。希望大家这一次的申请一切顺利,即使拿到了WL和拒信都不要慌,主要你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它付出努力,短期内可能不会实现,但它在将来一定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

 

更多实用信息,可查看@ 芝士圈留学-知乎

修改 收起
取消

ps/sop主要内容一般包含什么?

Alice:

如果学校对ps/sop的内容给出具体要求,则需要按照学校要求来做,如果没有要求的话建议大家从以下几点内容入手: (1) 对申请专业的热爱,为什么喜欢这个专业或方向 (2) 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经历,突出个人专业能力 (3) 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学校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4) 你为什么适合这个项目、这所学校 (5) 对未来的想法和规划 当然这不是固定的,以上这5点是最基本的,但能完整的写好也是不容易的,具体的内容和排版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这样比较个性化,更能吸引招生官。

显示全部

如果学校对ps/sop的内容给出具体要求,则需要按照学校要求来做,如果没有要求的话建议大家从以下几点内容入手:
(1) 对申请专业的热爱,为什么喜欢这个专业或方向
(2) 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经历,突出个人专业能力
(3) 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学校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4) 你为什么适合这个项目、这所学校
(5) 对未来的想法和规划
当然这不是固定的,以上这5点是最基本的,但能完整的写好也是不容易的,具体的内容和排版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这样比较个性化,更能吸引招生官。

收起
取消

PS和SOP有什么不同?

Alice:

PS-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SOP-statement of purpose,目的陈述。很多文书辅导或代写机构将二者混为一谈,均写成PS。这样的做法是因为PS的概念用到的多,SOP多出现于美国院校申请条件中。很多美国院校都会将PS和SOP要写什么详细列出来。所以,SOP和PS只要根据申请官网的要求写下来就好了,不用纠结名字。 紧贴学校的官网要求写,这是首要原则! 但是一些学校并没有对SOP/PS给出具体的要求,一...

显示全部

PS-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SOP-statement of purpose,目的陈述。很多文书辅导或代写机构将二者混为一谈,均写成PS。这样的做法是因为PS的概念用到的多,SOP多出现于美国院校申请条件中。很多美国院校都会将PS和SOP要写什么详细列出来。所以,SOP和PS只要根据申请官网的要求写下来就好了,不用纠结名字。
紧贴学校的官网要求写,这是首要原则!
但是一些学校并没有对SOP/PS给出具体的要求,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及对策:
(1)学校同时要求提交PS和SOP。
这时PS的写作内容应该忠于personal的含义,PS单纯就当做PS来写。内容在语句简洁的基础上,尽可能丰富地展现自己。要写出自己多方面的情况,比如生活环境、学习经历、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你曾面对怎样的挑战,你将面对怎样的抉择……总而言之,内容要面面俱到。
而SOP的写作要贴近 purpose的意义。要介绍你的学术背景——在这一领域你曾做过怎样的研究、发表过什么论文,你做过的、很能体现你专业性的事件要包含其中;还要写你的研究或就业计划,你打算在这一领域做些怎样的研究、从事什么方向的职业,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然后要写你申请的项目为什么能满足你这样的计划,或者这个项目为什么吸引你。一句话总结,就是要“专业性”,且简洁。
(2)学校只要求SOP。
这样情况下,SOP依然要专业,绝不能当做单纯的PS来写。学校是在招合作伙伴,他们考量更多的是学术能力,在行文上还是要奉行简洁的原则,尽量展现自己专业的一面。写作方式和(1)中的处理方式相同。
(3)学校只要求PS。
这时候的PS依然不是单纯的PS,我们要写偏SOP的PS。行文可以长一些,重点依然是体现“专业性”,在体现专业性的基础上对自己personal的方面做延伸。但是内容要有层次和重点,切勿堆砌信息。

总体来说就是,学校同时让提交ps和sop但又没具体要求时按照(1)的内容去写;如果只让提交一种ps或sop,则ps和sop的区别就不大了,主要是体现出“专业性”。以上情况中,最常见的情况为(3)

收起
取消

请问PS或是SOP大概多少字合适? 格式排版是怎样的呢?

Alice:

PS/SOP具体的格式要看申请项目的要求,通常在学校官网或者网申系统中可以找到。如果没有具体要求,PS/SOP一般字数在700-1000左右,字体times new roman或arial,12号大小, 1倍或2倍行距,每段之间空一行,不超过两页纸。不要为了控制文章长度在两页内而缩小字体和行距,招生官看到密密麻麻很多字的文书会不耐烦。

总之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中心内容,内容太多要适当删减,做到内容完整充实话语简洁。当然学校没有明确要求...

显示全部

PS/SOP具体的格式要看申请项目的要求,通常在学校官网或者网申系统中可以找到。如果没有具体要求,PS/SOP一般字数在700-1000左右,字体times new roman或arial,12号大小, 1倍或2倍行距,每段之间空一行,不超过两页纸。不要为了控制文章长度在两页内而缩小字体和行距,招生官看到密密麻麻很多字的文书会不耐烦。

总之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中心内容,内容太多要适当删减,做到内容完整充实话语简洁。当然学校没有明确要求,那么格式就比较灵活,上面内容只供参考,只要文书看起来清楚明了即可。

收起
取消

如何判断一个学校是喜欢 earlybird 还是喜欢压线的?

Alice:

每个学校每轮招生人数不等,据平台一位资深透露,她所在的duke大学,第一轮招生人数比第二轮少。所以大家需要根据每个学校的情况分析赶第几轮。

每个学校每轮招生人数不等,据平台一位资深透露,她所在的duke大学,第一轮招生人数比第二轮少。所以大家需要根据每个学校的情况分析赶第几轮。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