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每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有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选择留学,也有出于其他原因留学的,比如想要体验不同文化的、想要开阔眼界和思维的……每个人都有他特别的人生经历,留学的原因也就多样化起来。但是留学最妙的是,多数人感觉自己收获的东西和起初的预想不太一样。
小A留学的起因是高考考砸了,家里匆匆忙忙地送他去澳大利亚读书,他随自己的喜好选了建筑这个专业,而且家人希望他能留在澳大利亚,但是最后他选择回国做自媒体。听起来有点不搭...
显示全部每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有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选择留学,也有出于其他原因留学的,比如想要体验不同文化的、想要开阔眼界和思维的……每个人都有他特别的人生经历,留学的原因也就多样化起来。但是留学最妙的是,多数人感觉自己收获的东西和起初的预想不太一样。
小A留学的起因是高考考砸了,家里匆匆忙忙地送他去澳大利亚读书,他随自己的喜好选了建筑这个专业,而且家人希望他能留在澳大利亚,但是最后他选择回国做自媒体。听起来有点不搭边,但他走上这条路其实恰好是因为留学——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未免有些孤独,他就经常拍一些视频发到微博上,给国人科普澳洲留学。当然,有不少留学生都做过这事儿,但不同的是,小A越做越起劲,后来不仅做留学的内容,还尝试了很多种风格,最后,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做一个职业博主。
这种被迫留学型在留学之前应该是脑筋最不清楚的了——小A就是一个例子,他和他的父母当时对他的规划一项也没实现,但他借由留学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如果没有留学,谁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会不会就是随便读了个比较热门的专业然后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
小B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出国留学,他就是听说了学校的交换项目后突然有点心动——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放松,看看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追寻人生不同的定义。而且,他希望能通过留学变得独立,给自己的人生增加挑战,离开舒适圈,经历挫折与困苦的洗礼,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灿烂的回忆。
他开始努力向那个方向前进,后来成功拿到交换的机会。小B很开心,在交换的这几个月里,他去玩了不少地方,交到很多朋友,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他更喜欢国外的教育模式,这对有表现欲的他来说感到非常舒适,于是本来决定要国内升研的他毅然选择留学申请研究生。
对小B来说,留学本就是意外,现在他要把意外延续下去,他同样感谢留学,是留学让他发现了更好的选择。
小C是金融高材生,她留学的目的很明确——镀金然后回国发展,她很清楚,求职时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会是一个非常亮眼的加分点,这证明了你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和不同国籍的人协同合作,精通至少一门外语……这些都是在现代社会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技能。因此她选择了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她为此精心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武装起来——考试、比赛、实习、课外活动,样样出色,她曾经为了拿到高分,连续奋战到深夜,每天只能睡两小时,她也曾为了一场面试,对着镜子练习三十几遍。她非常努力,她完成值得她所获得的成绩。但当她完成几年的梦想后,看着自己拥有的一切,她突然有点迷茫——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小C想要找到答案。
小D已经参加工作了,在一次工作交流中,小D突然萌生了留学的想法。留学既可以抬高她目前的学历,为她的职业生涯带来助力,又可以再一次让她回到学生时代,再体会一次做学生的快乐。但是很多人不理解小D,认为既然工作做得好好的,没有必要去留学,留学的费用高昂,不值得。小D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冲动一回,她排除万难去申请留学。最后小D的留学值得吗?小D还没毕业就已经拿到好几份工作邀约,她现在有充分的条件去挑选一份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小D成功用留学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是,小D从留学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独立,她现在变得敢于挑战自我、善于沟通。
留学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只是头脑一热,觉得留学听起来不错,有的是为了追求美国和英国更高的学术研究水平,有的是为了丰富人生阅历,还有的比较功利——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每个选择留学的人都一定被“留学生活”的某一方面所触动才作出这样的决定,而留学所带来的对人生的影响却不一定和当初预料的一样,但是作为一段人生经历,留学一定会让人有所思考。
留学除了英国以外,常见的留学国家有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留学费用较英国而言低很多,但同样是非常好的选择。本文将大致介绍常见的几个欧洲留学国家。
德国在整个西欧范围内留学成本偏低,公立学校免学费,生活费也比较低。
德国的学历认可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德国的一些强势行业,如机械工程,生物制药,电子通信,经济学等。认可度高还有一个原因——德国大学“宽进严出”,比英美大学录取标准低,但毕业要求非常高,能够成功毕业就说明你真的非常优秀,没有人会...
显示全部留学除了英国以外,常见的留学国家有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留学费用较英国而言低很多,但同样是非常好的选择。本文将大致介绍常见的几个欧洲留学国家。
德国在整个西欧范围内留学成本偏低,公立学校免学费,生活费也比较低。
德国的学历认可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德国的一些强势行业,如机械工程,生物制药,电子通信,经济学等。认可度高还有一个原因——德国大学“宽进严出”,比英美大学录取标准低,但毕业要求非常高,能够成功毕业就说明你真的非常优秀,没有人会怀疑你这个学历的水分,当然这一点也意味着学习压力很大。
德国虽然使用德语,但是英语普及率还不错,不过留学生一定得会德语,如果想多学一门外语,或者德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德国还是很好的,不想学二外的话慎重。
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可以拿到长达18个月的找工作签证,对想要留德工作的朋友非常友好。
法国是需要学二外的另一个留学大国,不想学法语的慎重!
法国以前公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但是最近几年有改革,要对国际生征收学费,但目前还没有定论。生活费巴黎以外地区都不高,巴黎地区就比较贵了。
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所以很多名字里有“高等”两字的学校,听起来起名随意,但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院校。法国的强势专业有工程、奢侈品、艺术和时尚等,有不少艺术学子的梦想地就是巴黎。
法国的课业负担没有德国那么重,但是因为是“精英教育”,如果你读的是这种精英院校,周围的法国人是非常努力的,也会让你感受到压力。
这两个国家地处南欧,人文风情都和其余地方大有不同,气候也比其余地方更加舒适,南欧人是非常热情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文化也非常悠久,如果你享受一年300多天的阳光,或者喜欢两地的文化,去西班牙或者意大利留学也很好。
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名校比例比德国和法国都少,但费用是最低的,录取标准也低一些,还有缺点就是英语普及率非常低,毕业后想在当地找工作不是很容易,因为当地的就业机会给当地人都不够,年轻的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也都跑去法国、德国等国家工作了。
首先,荷兰的教育实力很强,虽然荷兰的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怎么高,但实际上荷兰是世界上除了英美以外拥有最多排名进入前两百的大学的国家。毕业后找一份当地的工作留下来工作几年的机会是有的(给一年的找工作签证),所以虽然荷兰的大学在国内名声不太响,但不考虑回国的话也不用在意这一点了。
荷兰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绝佳——是欧洲大陆的交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商贸发展很好,荷兰的几所商学院都被列入“世界商学院100强”,所以荷兰对学习商科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荷兰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很多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同学,歧视不严重,英语普及率高,学校都是英语授课,不用担心不会荷兰语不能来留学。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你想留在荷兰工作,那就是荷兰的气候很舒适,风景怡人!而且作为欧洲的一个交通中心,玩遍欧洲不是梦!
不怕冷不怕寂寞就去北欧留学吧!北欧整体的氛围很安静,和南欧完全不同,学校的教学水平也整体高于南欧,但比起德法还是差一点,不过留学北欧最大的一个优点应该就是申请步骤非常简洁!之前连英语成绩都不需要,不过现在随着北欧留学变得热门,申请难度也在慢慢增加。
挪威、芬兰和瑞典均发布了人才引进政策——在当地读博的学生,在满足一定年限后,可以获得当地的永久居留权。而且,北欧的博士项目,学员不仅不需要缴纳学费,学校还会给学员发放工资,工资也是符合当地的生活标准。不过,这样的优秀政策推出后,吸引来了很多在欧美读书的留学生,也使得北欧博士申请,变得越来越难。不过,在北欧已经完成本科和硕士的留学生,在申请还是很占优势的!
英国留学的要求根据学校的档次高低而不同,也因为专业的不同有偏差。我将为你整理整体的情况,具体的请参考学校官网。
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211、双非、三本,次一等级的英国大学为了分辨双非院校的好坏还会参考网大排名或上交排名来判断申请者的本科院校,比如华威商学院...
显示全部英国留学的要求根据学校的档次高低而不同,也因为专业的不同有偏差。我将为你整理整体的情况,具体的请参考学校官网。
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211、双非、三本,次一等级的英国大学为了分辨双非院校的好坏还会参考网大排名或上交排名来判断申请者的本科院校,比如华威商学院只招收网大排名前100的院校的学生。除此以外,院校或者项目都有自己的一个 target school list,虽然基本上和以上两个原则重合,但有时候也对一些特殊院校有照顾,比如UCL很喜欢西交利物浦和宁波诺丁汉这两所大学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专业,同一学校的热门专业对本科院校的要求比冷门专业高一点。
英国院校一般根据百分制计算成绩,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分为90、85、80这几个档,分别对应的是 First Class、Upper Second Class 和 Lower Second Class。对好一点的本科院校的申请者,成绩要求适当放低。牛津剑桥要求达到90分,G5另外三所对双非背景申请人的要求是90+,网大排名前30的院校背景只需85+……成绩要求以此类推。
英国大学均认可雅思成绩,部分认可托福成绩,如果还没有参加任何一门英语水平考试,并且打算留学英国的话,建议报考雅思。在申请中,各级院校对雅思的要求和对本科GPA的要求类似:大概分为7.5、7.0和6.5三个档,同时,大多数学校和项目都对雅思小分有一定要求。还有,雅思成绩的要求和专业挂钩密切:比如翻译专业需要雅思达到8,甚至8.5。
在查阅官网时,学校一般会把雅思的要求分为higher和standard两档(有的会分成advanced、good和standard三档),有的项目和专业要求要达到higher,有的只要standard就好。
牛津剑桥依然是第一梯队,雅思要求7.5以上,小分不能低于7,部分冷门专业和对语言要求低的专业中,雅思要达到7.0,小分不低于6.5。其余大多数院校,雅思要求7.0,小分达到7.0或6.5,部分冷门专业和对语言要求低的专业中,雅思要达到6.5,小分不低于6。
很多专业并不要求这两类考试的成绩,商科一般建议提供GMAT考试成绩,但一般都不是硬性规定,但是当然提供了申请的成功率更高,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考一下,但是学校并不会设置要求,只需提供。
文书需准备三样:个人陈述(目的陈述)、推荐信和简历。虽然这些都是申请季到了才开始写的东西,但也要早早准备。
个人陈述主要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为主;目的陈述主要描述动机与规划,重点在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以及你希望通过在这个学校学习获得什么。推荐信一般需要2-3份,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简历分为CV和resume两种,前者不限长度,可以尽可能详尽、全面,后者要把内容挤在一页之内。
学费依据专业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在伦敦地区攻读顶尖大学(G5)的博士或MBA、商科硕士类的专业的学费是最贵的,一般一年在30-50万人民币。上述任一条件不满足,学费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如非商科的授课型硕士学费大致在25-30万区间,伦敦地区以外或非顶尖大学的此类硕士学费还要更低;本科的学费一般在15-25万,伦敦地区学费较贵,越好的大学费用越高。具体申请的话还是要去学校官网查询详细的学费信息。
生活费伦敦地区一年需11万左右,非伦敦地区可少几万,再加上旅行、购物等费用,伦敦地区学费以外的费用至少需要15万人民币,准备20万人民币的话可以生活得更滋润一些,并且有预防意外的一部分资金;伦敦以外地区可减少大致5万左右。
以我的经验来看,雅思6.5是努力备考就能达到的分数,不像7分以上的分数要实打实地英语好才能考到。基础好与不好想考到6.5只是复习时长问题。我就我走过的弯路总结一下,希望有帮助!
为什么是“首轮”呢?
根据我的经验,备考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三个月,如果时间太长,之后的学习效率将会逐渐下降。但在英语水平不足的情况下,三个月的备考时间根本不够,这也就意味着你要准备好多考几次,每次间隔三个月为宜,这样的复习节奏比较张弛有度。...
显示全部以我的经验来看,雅思6.5是努力备考就能达到的分数,不像7分以上的分数要实打实地英语好才能考到。基础好与不好想考到6.5只是复习时长问题。我就我走过的弯路总结一下,希望有帮助!
为什么是“首轮”呢?
根据我的经验,备考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三个月,如果时间太长,之后的学习效率将会逐渐下降。但在英语水平不足的情况下,三个月的备考时间根本不够,这也就意味着你要准备好多考几次,每次间隔三个月为宜,这样的复习节奏比较张弛有度。并且第一次的备考过程中需要了解大量的应试技巧,英语水平并不能得到大的进步,最终考出来的分数基本上就是你真实的英语水平,但是考过第一次以后,你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并且不足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安排下一次的备考计划。
因此,首轮备考计划和之后的复习计划是不一样的,应当以应试技巧为主。先准备好剑桥真题4-13一整套,随便做一两套,了解一下题型和自己的用时。
怎么安排时间?
每天保证高效率地学3-4个小时为宜,不建议过长的时间,一方面是效率会下降,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另一方面是高效率地学习三四个小时已经学了很多东西了,需要时间来消化。但是注意,我这里推荐三四个小时的前提一定是高效率!观察你在学习的时候是否足够投入、有没有走神。
如果开始备考的第一周感到“高效率地学三四个小时”很困难,不要一定得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否则你没学几天就会感到疲惫、不想学了。正确的姿势是尽可能地保持高效率,学到你感到注意力不能再集中的时候,第一天你可能只能老老实实地坐下学半个小时,但是每天坚持学,要不了多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能提高到三四个小时。
另外要注意,每天的复习中,听、说、读、写都要涉及,时间自行分配,但一个都不能落下,时间可以很短——二十分钟或者三十分钟,但是一定要坚持。
学什么?
说白了就是一个字,背!
背听力词汇、背阅读分类词汇、背写作分类表达、背写作常用话题、背口语常用表达、了解写作和口语的套路……报班可以提升这一步的效率,而且可以让你背得没那么痛苦。
然后做题你会发现,咦?我好像进展神速?这样下去我都要考到7了哈哈哈哈!自信心膨胀地不得了。过了没多久,这个背诵的效用就过去了,做题的时候找不到感觉,做出来还没有一开始的分高,内心绝望……这个问题就在于,你背了,但是没融会贯通,他们都在你脑子里,但是你不会用,所以下一步,你需要消化。
这时候你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知识点,现在你要把他们活用。拿出剑桥4-13,做精听和精读,把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练过的口语拿出来改一改,或者找别人改一改,找到问题,加上之前的知识储备,进步会很大的。
精听:一开始一点点地听,每个词都确保听清楚,还有连读的地方也要听清楚;确保这一关过了以后就一句话或几句话一起听,以理解语意为主,这一步可以用跟读的方法,自己能说出来就可以确保自己接收到了全部的信息;这一步也过了以后,就整段整段地听,觉得没有挑战可以增加倍速到1.2倍,边听边记录信息,训练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精读:一开始慢慢读,把之前背的单词都好好消化了,理解他们的用法;在理解语意没有障碍后,研究文章结构——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等,最终要做到看一段能预测作者下一段要写什么的地步,经过这样的训练,inference类型的题目完全可以不用担心了,也不用总是回看文章找信息浪费时间。
写作与口语:改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能让你避免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当时没想出来的表达方式很有可能在改的时候就想到了,这是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修改时,第一遍先看有没有拼写错误、单复数错误、定冠词不定冠词使用不当等浅显的错误,第二遍看句法结构,有没有语法错误,有没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第三遍看连贯性,前后语句、段落之间是否连贯,连词使用是否得当。
消化地也差不多了,但是你发现好像力目标分数还有一定距离怎么办?——只能再提升!
仔细研读剑桥官方给出的评分标准,去理解达到目标分数的文章和口语回答是什么样的(推荐Simon的视频,b站上就有)
看范例:每一本剑桥真题都有几篇作文范例,YouTube上能搜到很多剑桥口语考试的视频,去研究这些范例,看看你差在哪儿了。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
显示全部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
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认真地想一想,你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你拒绝其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选择的理由是基于你周围人的看法还是你内心的声音?你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适合你的?
我当时选择了申请和身边同学不一样的专业,中间我也一度产生过动摇,而且也受到很多了解我的不了解我的人的质疑,申请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迷茫,但是结果还是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而且我认为不管你的标准化成绩有多么优秀,这些问题没想清楚,申请一样会失败,所以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出答案。
申请的准备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标准化成绩——托福、GRE、GPA、本科院校等,二是提升软实力,方法有课外活动、学科比赛和实习等。我认为,提升软实力不仅仅是在为申请做准备,也是在帮助你解答上面一些问题。
以下几种活动按照申请加分由低到高排序(并不绝对,如果你能把课外活动、志愿活动等做得像创业一样精彩,对申请的加分也非常大),但前者对后者有所帮助,从大二开始准备申请的话建议从暑校、学科比赛和海外交换开始,这样时间利用率更高一些。
在大一期间多参加社团活动,以兴趣为主,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各种兴趣与特长,找到一个你擅长的兴趣点,并好好培养,做出一些成绩来,相信在申请时招生官看到你的简历会眼前一亮,你就能从众多充斥着普通的社团活动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因为学校希望整个校园有diversity的氛围,所以会青睐这样特别的同学。
国外的教学理念中非常重视回馈,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有成果后一定要回报社会,所以在录取时会更欣赏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到社会时事、并有想法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和力量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所以能有亮眼的志愿活动,甚至能和所学专业挂钩,是非常加分的。
比较建议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大二大三的暑假最好能去做专业性更强的事情,如学科比赛、实习等、暑研等。暑校写到简历上并不像海外交换经历一样加分,暑校的作用主要是让你可以去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掌握更多申请的信息,帮助你在申请时做更好的决定。
大二就逐渐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了,在一些学科相关的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将是你的专业领域道路中的第一环,能够证明你的专业水平,不仅仅对申请有用,对未来找实习和工作都有一定帮助。
国外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会青睐有过海外经历的学生,因为他们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这证明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culture shock、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问题,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顺利,并且为保持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贡献一点力量。一般学校都是在大三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有交换的项目,有兴趣的话大一和大二早做准备,早点考托福/雅思。
偏应用型的专业十分看重过往的实习经历,如商科、法律等;偏研究型的专业更看重过往的研究经历——参加过的项目和发表过的论文,尤其是Phd。如果能找到海外实习或者国外大学的暑研项目,将会是写在简历上非常亮眼的经历。另外,读商科的话,创业也是很加分的经历。
最后,留学信息来源——官网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其次是和入学的学长学姐交流,更简单的方法是结交一些和你同期申请的朋友,大家互享信息。既然决定了留学,从哪里获取信息就算是留学的第一课了,要学着动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主动去问~
我曾经觉得自己不太适合留学,但是现在我决定再度走出国门,我觉得留学让我真的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来说说我的心态是怎么转变的吧。
从高考报志愿开始说吧。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好在成绩一直不错,学习能力还是蛮好的,那会儿我虽然不知道以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但是我觉得自己往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走才是适合我的。最后,录取去了一个经管类专业……我一开始的大学时光真的满头疼的,老师上课总是要互动,小组作业一大堆,我总是...
显示全部我曾经觉得自己不太适合留学,但是现在我决定再度走出国门,我觉得留学让我真的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来说说我的心态是怎么转变的吧。
从高考报志愿开始说吧。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好在成绩一直不错,学习能力还是蛮好的,那会儿我虽然不知道以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但是我觉得自己往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走才是适合我的。最后,录取去了一个经管类专业……我一开始的大学时光真的满头疼的,老师上课总是要互动,小组作业一大堆,我总是要“被迫”说出我的想法,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困难,因为我是一个说话很谨慎的人,还没想好的事情我会直接选择不说,所以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看起来沉默寡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的英语课,外教让我们准备一个长达5分钟的pre,上台演讲我还勉强可以做到,但是长达5分钟、用英语说,真的是太难了!我的英语口语非常差,毕竟我从小就不爱说话,也不爱练习英语口语,而且我每次要说英语的时候都会顾及很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啊,这个单词是这么说的吗……当时我上去讲的时候整个人的手都在抖,而且很明显,没有人听懂我在讲什么。这件事情之后,我意识到一件事情:一味地躲避一切交流是不可能的,从上大学开始,人会慢慢步入社会,成绩好的光环会褪去,重要的还是要能够表达自己(这个想法现在看来是挺幼稚的,但是当时我的的确确是这样想的)。于是我尝试做了很多我觉得能够提高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事情,当时做过的好多事情都忘记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去了两次模联,但是收效甚微,每次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都非常痛苦,而且往往为了能够表达自己而做出一些夸张的举动(现在回想一下真的不堪入目)。
后来,让我真正发生改变的就是留学。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留学,在我眼中,留学是件很难的事:我从来没有和外国人交流过,我真的能够应付culture shock吗?那个时候,留学让我感到恐慌。但是在大学前两年的时间里因为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慢慢了解了留学这件事:我在朋友圈看到出国的朋友还有学长学姐晒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到处旅游,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在偶然的机会中,我发现外国人也很可爱,无需惧怕和他们的交流……我就动心啦,后来大三去了法国留学。我真的觉得庆幸当时选择留学,留学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首先,要感谢当时一个法国同学,我和她一个小组做了很多作业,我经常看她写的report会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国外的教育方式和国内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国外老师在教授知识时是引导式的,课上互动居多,讲的东西比较少,但是会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去找答案也就学会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必定是要不停地输出自己的想法的——前面也说了,这是我的死穴,每次面对作业,我不是大脑空空如也就是一团乱麻(有想法但是理不清),每次写好久只能写个几百词出来,后来我看到这个法国同学随便十几分钟就能写一大堆出来(虽然有母语加持,但我自认我那时用母语也讲不清楚我的想法),我就研究了一下她的report,一开始我觉得这不是很多废话嘛……后来我模仿她的方式写才发现,哦原来思绪是这样展开的……因为每周都要写一两个report,我就在这种方式下进展神速,不仅仅是法语写作进步,更重要的是我学会理清自己的思绪并清晰表达出来。这一点我直到今天都还在学习,没有留学我可能一直都不能领悟怎么有效地表达自己。
其次,因为小组讨论真的太多了,我记得最高纪录是有一天我像赶场一样参加了7个组的小组讨论,那天结束后我都觉得嘴巴有点疼……但是一开始我都没什么话说的,我能变得“善言”,前提是上面说的大量的写作使我能理清思路,但这个需要时间,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让我在那慢慢理……等我理清了,话题都不知道跳到哪儿了。后来,有时候我发现所有人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就想说出来,这时候太着急了我也顾不上我说得有没有道理了,一开始支支吾吾地讲不清楚,但是我发现大家还是很友善地等着我说,于是我镇定下来慢慢组织语言,就成功说出来啦!这样的时候多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就上来了。
最后一点是关于英语的。前面提到,我因为顾忌太多不敢开口说英语,然后法语治好了我这个毛病owo。当时在法国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处理,比如,隔三差五地就得找房东,我的法语也不好,每次就手脚并用地跟别人解释,因为这个时候我心急地只想赶紧把事情解决,根本不关心我说的对不对好不好,然后我就顿悟了:学语言的意义就是交流啊,只要能让对方理解,说得好不好有什么重要的!然后每次我就能特别自信地说出我蹩脚的英语了。
推荐西欧的几个国家:
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所以很多名字里有“高等”两字的学校,听起来起名随意,但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院校。法国的强势专业有工程、奢侈品、艺术和时尚等,有不少艺术学子的梦想地就是巴黎。
排名前五的高商:HEC商学院、ESSEC商学院、ESCP商学院、EM里昂商学院、EDHEC商学院,王牌专业GE项目,两年制管理学硕士项目,中间gap一年去实习,在法国和整个欧洲范围内都...
显示全部推荐西欧的几个国家:
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所以很多名字里有“高等”两字的学校,听起来起名随意,但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院校。法国的强势专业有工程、奢侈品、艺术和时尚等,有不少艺术学子的梦想地就是巴黎。
排名前五的高商:HEC商学院、ESSEC商学院、ESCP商学院、EM里昂商学院、EDHEC商学院,王牌专业GE项目,两年制管理学硕士项目,中间gap一年去实习,在法国和整个欧洲范围内都是含金量很高的选择。
读高商要交学费,平均每年15万人民币,但是优秀的话可以拿到不菲的奖学金。公立大学不收学费,但是最近几年有改革,要对国际生征收学费,但目前还没有定论。生活费巴黎以外地区都不高,一年差不多5-8万,巴黎地区就比较贵了。不过好在生活费中的大头——房租,法国政府给补贴,房租越高、房补也越高。法国还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学徒制,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可以一分钱不花,还能赚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申请要求:法国商科有英文授课项目,可以不必学法语,也不用读预科。申请商科均需GMAT成绩,官方没有要求,一般得650以上,英语成绩雅思、托福和托业都可以,具体要求可查询官网,接受托业成绩还挺好的,毕竟托业简单。
德国是欧洲另一个教育大国,与法国不同,德国实行“大众教育”,公立大学为主。德国的学历认可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德国的一些强势行业,如机械工程,生物制药,电子通信,经济学等。认可度高还有一个原因——德国大学“宽进严出”,比英美大学录取标准低,但毕业要求非常高,能够成功毕业就说明你真的非常优秀,没有人会怀疑你这个学历的水分,当然这一点也意味着学习压力很大。
排名前五的商学院:WHU(法伦达尔管理学院)、FSFM(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EBS(欧洲商学院)、MBS(慕尼黑商学院)、ISM(多特蒙德国际管理学院)。德国“常青藤”(TU9):RWTH Aachen(亚琛工业大学)、TU Berlin(柏林工业大学)……等9所院校,读工科不要错过。硕士一般学制是两年,少部分是一年。
德国在整个西欧范围内留学成本偏低,不少学校免学费,只要交注册费,收费也不高昂,通常在200-600欧元之间。但商学院通常收取学费:每年11万人民币左右。生活费也比较低,一年最少五到六万人民币也够了,大城市大概9-10万。
申请的话,要学德语,读预科取得歌德B1的证书,直接进专业则要求DSH2或DSH3,德福16分。也有少量英文授课专业,会要求托福或雅思的成绩,托福成绩一般为550分以上,雅思成绩应为6分以上,文科要求在6.5分以上。
荷兰的教育实力很强,虽然荷兰的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怎么高,但实际上荷兰是世界上除了英美以外拥有最多排名进入前两百的大学的国家,荷兰14所U类大学中的13所都曾进入世界前两百,每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都排在世界前沿。。荷兰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绝佳——是欧洲大陆的交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商贸发展很好,荷兰的几所商学院都被列入“世界商学院100强”,所以荷兰对学习商科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荷兰U类大学:EUR(鹿特丹大学)、TUD(代尔夫特理工大学)、UvA(阿姆斯特丹大学)、UvT(蒂尔堡大学)等14所院校,硕士学制一到两年。
荷兰大学是收学费的,一年生活费和学费加起来平均15万人民币,研究生的费用要再高几万,但是可申请的奖学金很多。
荷兰的英语普及率很高,几乎所以硕士项目都有英文授课,不必担心语言问题。申请的难度也较低,雅思6.5即可,985/211毕业生平均分要求80分左右,双非毕业生平均分最好要求在85分左右,有很多学校的商科专业需要GMAT考试(一般要在600分以上)。
本人欧洲留学,我就说说在我身边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吧。
1,小心信用卡盗刷:信用卡盗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卡还在你手上,但是卡号和卡背面的CVV2码被别人知道了,另一种情况是卡直接被偷了。欧洲很多地方刷信用卡不输密码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保管信用卡和背后的CVV2码,在银行设置消费短信提醒,一旦有异常,立刻联系银行冻结信用卡。但是这样也不是绝对保险的,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打车去机场的时候信用卡信息透露了,人还在飞机上,什么消息都收不到,信...
显示全部本人欧洲留学,我就说说在我身边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吧。
1,小心信用卡盗刷:信用卡盗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卡还在你手上,但是卡号和卡背面的CVV2码被别人知道了,另一种情况是卡直接被偷了。欧洲很多地方刷信用卡不输密码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保管信用卡和背后的CVV2码,在银行设置消费短信提醒,一旦有异常,立刻联系银行冻结信用卡。但是这样也不是绝对保险的,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打车去机场的时候信用卡信息透露了,人还在飞机上,什么消息都收不到,信用卡就被刷爆了,所以还是建议设置较低的额度,这样被盗刷了损失也小一点。
2,在欧洲小偷的眼里,中国人就是巨有钱的存在,所以出门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尤其是在地铁上,看住包包,有时候一眼没看住包包就被顺走了,我之前听说过有人吃饭付钱的时候把包顺手放在柜台上,付完钱转身一看包就不见了。还有,有时候甚至能碰见明抢的小偷,所以注意手机不要随便拿出来,会“露富”的事情不要做。
3,去著名景点的时候小心那些凑上来给你展示小礼品的人,一旦你碰了他们的东西,立马几个大汉围上来问你要钱。
1,保护好护照:最好别把护照和手机、钱包、信用卡放在一起,不然护照顺手就被小偷偷走了。平时出门用不到护照就别拿护照,在屋里好好放着,旅游的时候时时检查一下,出门在外还丢了护照很麻烦的。
2,出去旅行要注意查询:目的国是不是申根区,手机卡支不支持目的国漫游,目的国是不是欧元区。第一点涉及到是否要办签证,只是中转也是要办签证的,之前我朋友不小心买了伦敦中转的机票去北欧,然后在伦敦上不了飞机,后来只得重新买机票,所以一定要小心这一点。第二点,一般欧盟的手机卡都有一定量的欧盟漫游,出了欧盟就不能用了,所以去比如瑞士的时候注意一下。第三点就不用多说了,非欧元区做好准备换点纸币,尤其在常用现金的国家,即使是常用银行卡的国家也要稍微换点现金,因为一般做公交只能用现金买票,没现金买不了票也挺麻烦的。
3,小心醉汉和所有用异样眼神盯着你的人,绕道走,然后慢慢消失在人海里~
4,不要去人很少的地方,也不要去人很多的地方(包括节日庆典、大型表演歌剧之类)。人多的地方容易有小偷抢劫,如果是在巴黎之类的地方,大型的节日庆典、歌舞表演之类的也尽量避开,可能发生恐袭爆炸……
1,周边不太安全的情况下,比如回家的时候路过了难民区,注意有没有人尾随,跟着你进楼。我之前在法国住的学生公寓,回去的时候没留神,有个人跟了我好几站路,还跟着我进了楼,好在我在楼下看了一下邮箱,第二道门他进不去,我才发现竟然有人一直跟着我,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如果担心这个问题,可以尝试租这种门禁系统做得好的公寓,一般新建的公寓楼这方面都会好一点,旧房子确实安全隐患大。
2,居住地避开危险的区域,市中心不一定安全,可以住富人区什么的。
3,租房注意检查窗户,尽量别租低楼层的房间。这一条是因为我以前听说有个朋友租的旧公寓楼房间,清洁工白天打扫卫生,忘记把楼道的窗户关上,晚上有人爬进来了,有的房间失窃了……还有个朋友住在一楼,睡觉的时候听见有声音,坐起来看见窗户外面有个醉汉一直在敲窗户……听起来都挺吓人的,所以有条件的话现场检查一下租的房子“密封”好不好吧。
4,做饭注意烟雾报警器,也别封上,万一真的失火了呢。如果真的响了,马上开窗户通风,拿个东西扇扇风,过一会儿就不叫了。
5,如果住的地方看起来不太安全,担心入室盗窃,可以买一个住房保险(有些地方是必须买住房保险才能办入住),住房保险一般都保入室盗窃。但平时出门还是要留意。
6,在租房的时候注意看清楚合同:房租含不含水电、暖气这些,需不需要押金。办理入住的时候注意检查房屋状态,东西都有多少件?有没有破损?有问题的及时找房东沟通、拍照留存,以免退房时遭敲诈,押金拿不回来。
欧洲留学,了解一下?
费用:法国以前公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但是最近几年有改革,要对国际生征收学费,但目前还没有定论。生活费巴黎以外地区都不高,一年差不多5-8万,巴黎地区就比较贵了。不过好在生活费中的大头——房租,法国政府给补贴,房租越高、房补也越高。法国还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学徒制,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可以一分钱不花,还能赚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回报: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
显示全部欧洲留学,了解一下?
费用:法国以前公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但是最近几年有改革,要对国际生征收学费,但目前还没有定论。生活费巴黎以外地区都不高,一年差不多5-8万,巴黎地区就比较贵了。不过好在生活费中的大头——房租,法国政府给补贴,房租越高、房补也越高。法国还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学徒制,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可以一分钱不花,还能赚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回报: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所以很多名字里有“高等”两字的学校,听起来起名随意,但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院校。法国的强势专业有工程、奢侈品、艺术和时尚等,有不少艺术学子的梦想地就是巴黎。
难点:要学法语,不会法语也不想学法语的同学慎重!申请阶段的难度也是欧洲几个国家中数一数二的。法国的课业负担没有特别重,但是因为是“精英教育”,如果你读的是这种精英院校,周围的法国人是非常努力的,也会让你感受到压力。
费用:一年生活费和学费加起来平均13万人民币,研究生的费用要再高几万,但是可申请的奖学金很多。
回报:荷兰的教育实力很强,虽然荷兰的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怎么高,但实际上荷兰是世界上除了英美以外拥有最多排名进入前两百的大学的国家。毕业后找一份当地的工作留下来工作几年的机会是有的(给一年的找工作签证),所以虽然荷兰的大学在国内名声不太响,但不考虑回国的话也不用在意这一点了。荷兰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绝佳——是欧洲大陆的交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商贸发展很好,荷兰的几所商学院都被列入“世界商学院100强”,所以荷兰对学习商科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难点:比对其余几国,荷兰留学没什么难点,荷兰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很多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同学,歧视不严重,英语普及率高,学校都是英语授课,不用担心不会荷兰语不能来留学。
费用:德国在整个西欧范围内留学成本偏低,不少学校免学费,只要交注册费,收费也不高昂,通常在200-600欧元之间。生活费也比较低,一年五到六万人民币也够了。
回报:德国的学历认可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高的,尤其是德国的一些强势行业——机械工程,生物制药,电子通信,经济学等。德国大学“宽进严出”,比英美大学录取标准低,但毕业要求非常高,能够成功毕业就说明你真的非常优秀,没有人会怀疑你这个学历的水分。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可以拿到长达18个月的找工作签证,对想要留德工作的朋友非常友好。德国也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双元制,和法国的学徒制一样,时间久,但可以不花钱。
难点:德国虽然英语普及率还不错,不过留学生一定得会德语,如果想多学一门外语,或者德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德国还是很好的,不想学二外的话慎重。另外,德国留学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宽进严出”不是说着玩玩的。
费用:意大利以公立教育为主,而且公立大学不收费用哦,只有交注册费就行,最贵也就3万人民币。生活费也很低,比西欧几个国家低很一些。
回报:意大利的艺术气息浓厚,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四大强势专业:艺术类、文物修复类、葡萄栽培与酿酒、工程类。总之,要学艺术类的不可错过,许多艺术学院拥有着几百年的深厚历史,特别是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QS排名中,米兰理工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在世界排名第 7 位,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专业位居第 14 位,都灵理工大学也以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名列前 51 。
难点:同样是要多学一门语言。不过如果选择申请马可波罗计划或图兰朵计划(针对中国学生去意大利留学的政府计划,前者是综合大学,后者是艺术和音乐类大学),可以免除意大利语要求,学生在公立大学学习期间免学费,同时可申请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
有些事情,一旦动了念头,就很难放下了。既然有心去留学,那就放手去做!
我听很多人说过是否要去留学的担忧,担忧的原因都是相同的——担心读完以后得到的回报不如投入的成本大。但是我认为,成本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衡量,就是时间和金钱,但是这个回报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东西:很多人用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来衡量回报,但是一份工作对你而言是否理想是很主观的事情,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时间段里你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很有可能你冲着一份当...
显示全部有些事情,一旦动了念头,就很难放下了。既然有心去留学,那就放手去做!
我听很多人说过是否要去留学的担忧,担忧的原因都是相同的——担心读完以后得到的回报不如投入的成本大。但是我认为,成本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衡量,就是时间和金钱,但是这个回报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东西:很多人用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来衡量回报,但是一份工作对你而言是否理想是很主观的事情,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时间段里你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很有可能你冲着一份当初认为理想的工作去留学,在留学回来后却不想做那份工作了,你可能欣喜于这种改变,也可能会后悔,这不好说,而且也不能全怪留学;另外,我一直觉得在留学的回报中,应该加一项——精神愉悦感,比如,如果一个人有着留学的夙愿,当他真的能去留学,这种极大的幸福感当然应该算作回报,而且如果这一项可以量化的话,分值应该很高。
总而言之,我认为留学的目的与好处都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提升,还有其他更多的方面,而且不可量化,所以衡量回报和投入哪个更大实在是有点难。
仔细想想,这算是个什么理由?人缓步进入中年的时候,就希望生活各方面都变得稳定。稳定是好,但是改变一定不好吗?人们极力抗拒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年轻的时候有冲劲儿不就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吗?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不去进步,就能一直好好地守护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吧,即使已经工作,我们也得学着与时俱进,留学也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方式,仅仅用事业稳定这个理由来阻止留学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要给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下定义?为什么大众喜欢一面阻碍别人去做和年龄不相符的事情,一面又鼓吹要活得年轻?为什么三十好几还能元气满满、人过半百依然追逐梦想就得到称赞,留学就不可以呢?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热爱生活,去尝试做一些新鲜的事情、挑战自己,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活得元气满满,热气腾腾,这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在留学的过程,你能够遇见更多新鲜的事物,留学让你变得年轻、有活力,而且,可以再一次让她回到学生时代,再体会一次做学生的快乐,挺好一件事儿~
在我看来,其实工作以后留学更有优势,因为经历过几年职场上的历练,一方面专业技能、知识水平都比没有工作的学生强很多,另一方面,经历过职场生活的人更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留学的目的清晰明了,不会像很多直接读研的学生那样一头雾水,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现在是为了什么在学习。而且,在生活上,因为独立自主能力强,也能更好地适应国外的生活,不容易收到诱惑,也不会因为生活上的烦心事影响到学习,学习的效率往往更高。
大多数人工作以后留学的目的都是职业的转型,可能是转行,可能是转管理层。
转行的话,比起找工作,可能有一个更早出现在你面前的问题——留学申请时,面试官会问你,你为什么转行?OK,你可以回答不看好自己现在做的这个行业,搬出自己工作的实例,可以说得有理有据。但是接下来,面试官就会问你,你为什么选择我们这个专业呢?
很多人忙着思考要不要留学,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在我看来,以题主的情况,这才是留学的本质,是做留学这个决定的真正导向,而不是别的什么诸如要转行、寻求新生话之类的原因,如果这个问题有答案,是否留学能有一个很清晰的答案了。
转管理层是更常见的工作后留学的原因,读一个MBA,对之后的职业发展确实有很大帮助,很多职场人都这样做,不用担心学成找不着工作的问题,但是MBA学费比较贵,而且一般来看工作三四年去读MBA有点早了,不过觉得是时候去读就去读吧。
第一,家境不富裕不一定留不起学;第二,放弃留学不一定不好。
奖学金:奖学金分三类——学校发放的、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中国政府发放的。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不必单独申请,一般在申请学校时就附带了,学校觉得你优秀的话会在给你发offer时给你学费减免的优惠,就算是奖学金了。后两者需要单独申请,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查询学校官网就知道了,一般admission-financi...
显示全部第一,家境不富裕不一定留不起学;第二,放弃留学不一定不好。
奖学金:奖学金分三类——学校发放的、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中国政府发放的。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不必单独申请,一般在申请学校时就附带了,学校觉得你优秀的话会在给你发offer时给你学费减免的优惠,就算是奖学金了。后两者需要单独申请,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查询学校官网就知道了,一般admission-financing 页就有相关信息,有的学校还有些企业或者其他名目的奖学金可申请,也可以到留学国家的相关机构的网站查询,一般是教育部、大使馆之类的机构,不清楚的话发邮件问学校。中国政府发放的指的就是CSC(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了,但是这个不是什么项目都可以申请的,具体有哪些要到官网上查询(https://www.csc.edu.cn)。
贷款:国内很多银行提供留学贷款业务,覆盖生活费和学杂费,比如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中信银行可以采用房产抵押、信用和保证担保多方式,质押方式办理的贷款最高额度可达质物价值的95%,信用和保证担保方式办理的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50万元;中国银行提供“存一贷九”的保证金贷款,例如,如果你在中行存款10万元,就能贷款90万元,然后获得100万元的存款证明。银行多采用“定点+浮动”等方式计算利率,所以利率的高低还要要汇率变动。具体的请咨询银行。
我所知道的还有一种贷款,叫 Prodigy finance(https://prodigyfinance.com/get-a-loan),专门提供给研究生,不需要担保人,但是申请到的贷款将直接转给学校。类似的平台还有Sofi(https://www.sofi.com)。
晚点出国:出国总体的费用是本科大于硕士大于博士,一个原因是学历越高,可申请的奖学金越多、数额越大;另一个原因是硕博生可以做助教或者找实习,而且有的国家读博士都是直接领工资的,轻松解决生活费。
公派留学:即CSC项目。
留学欧洲:欧洲的留学费用较之英美等国便宜很多,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公立大学不收取学费,但缺点是要多学一门语言。
先就业:工作几年以后攒够了钱再留学,或者在公司的资金支持下出国进修,顺便还能在职业道路上晋升一层。
打工、代购:非常不建议!耽误学习时间,得不偿失。
实习:有些国家很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要做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长的实习才能毕业,读这种项目资金压力也会小一点。还有像法国学徒制、德国双元制这样半工半读的制度,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甚至可以一分钱不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都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总结来说,奖学金肯定是最好的方法,不需要你牺牲任何东西,但也是最难的,你不够优秀又怎么能申请到奖学金啊。还有,计算留学费用经常有人忽略申请费用,就算再穷,考试和申请的费用也不能省,申请的学校多一点,几万块钱就没了。
近些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二三线城市留学的人数大幅增加,国内开办很多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都进行英式、美式办学,海归早已不那么吃香了。其次,留学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留学是很辛苦的事情,自己办签证、租房、和外国人撕逼,国外课程的压力也比国内大学大很多,抗压能力不足的人会难以独自应付这么多的事情,每天都会觉得很疲惫,留学自然就不开心了,没有好的心态又怎么能学得好呢。如果只是想着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还是得慎重,的确留学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一边学习一边放松,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但是当你付出了极大的金钱的代价,估计对这些也没什么心情了。
这完全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如果留在国内上大学,守在家长身边,毕业了靠关系得个工作,家长给买个小车,在本市找个对象”这样的生活,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着“这也是生活不是?”,一个“也”字就说明了题主并不赞同大多数留学生留学的目的,我想有一些留学生或者正在申请的留学生在面对留学的困苦时也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背井离乡、忍受孤独、遭遇文化冲击……为什么我不选择更安逸的生活?我真的应该留学吗?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在申请季收到很...
显示全部这完全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如果留在国内上大学,守在家长身边,毕业了靠关系得个工作,家长给买个小车,在本市找个对象”这样的生活,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着“这也是生活不是?”,一个“也”字就说明了题主并不赞同大多数留学生留学的目的,我想有一些留学生或者正在申请的留学生在面对留学的困苦时也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背井离乡、忍受孤独、遭遇文化冲击……为什么我不选择更安逸的生活?我真的应该留学吗?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在申请季收到很多拒信的时候,那段时间过去以后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在这个回答里我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可能平平无奇,但希望对广大留学生有帮助。
我的家庭在一个二三线的城市,在当地的生活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自小到大成绩也不错,起码在我们那里,不少人眼里我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了。但是我小时候吧,虽然没有过“长大我是读清华还是北大呢”这样的烦恼,但我也觉得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才,后来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我将来肯定是要出去闯荡一下的,老老实实被父母在家里安排了工作这种生活,说实话我是不服气的。
我就在这种心态下开始读大学,我开始尝试很多有挑战性的事情,不愿意让自己安逸下来。我对那个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的一个学长分享了他去南极洲的故事,后来长达几年的时间我都对南极念念不忘。用比较文艺的说法——我希望能拥有一个激荡的青春,留学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一开始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考雅思的时候不太顺利,后来考G、实习、学校的课程各项事情压在一起时,我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我意识到我一开始的规划出现了问题——我一直没有用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而且时间管理上也有问题,我做事情的效率太低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极大地打压了我的热情,我从零学习时间规划,一点点解决面前的问题,但是问题出现的速度远远大于我解决它们的速度,困难慢慢积攒,像滚雪球一样,于是我开始出现负面情绪,有一段时间情绪特别不稳定,我父亲安慰我,叫我不要着急,大不了回家来,咱们也能过得有滋有味的。我父亲是典型的以“安逸”作为人生终极目标的人,我从小就很不认同他的理念,但是这个时候我听到这种说法,我发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我可以不必这么劳累这么辛苦,何况我还是在准备出国,到时候一个人在国外岂不是更难,我要不就妥协吧。那时候我留意到身边一些“毕业后被家里人安排”的亲人朋友,说实话我那时有点羡慕他们,生活悠闲轻松又自在,我开始想,其实我也可以这样的啊。
我承认,我的抗压能力是很差,所以那个时候我也不仅仅是想躲开留学的“苦”,我更觉得我其实不适合留学,我的独立自主能力完全不够,我何必勉强呢?但是我还是给自己加油打气,坚持下去了,我不想就这么被这一点点困难打倒,也许我可以挺过来的,更重要的是,我不想以后被别人指指点点,“你看那个名校毕业生,现在混得也不怎么样嘛!”。当然,我介意的不是别人这么看我,而是害怕我自己这么看我自己,我过不去的是我自己心里的坎儿。
我就在这样复杂的心境下走完了整个申请季,等到整个结束以后,在等offer的时间里我才开始有时间慢慢梳理,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在于我只是想“挑战自己”才选择留学,而我连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安逸的生活的理由都不知道,我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所以我才会越走越迷茫,追求安逸尚且算是个目标,毫无方向地挑战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说,正是因为我找不到目标,我才想不停地挑战自己来寻找目标吧。
现在的我已经找到了我的目标,我重新树立了自信,挑战自我还是追求安逸这个矛盾也不复存在,留学虽然苦,但是我依然乐意留学。我就是普普通通一个留学生,但是对我个人而言,留学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如果没有留学,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想明白这些事情,可能我还在盲目地四处碰壁。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