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梦校并不能给你梦一样的生活,也不能决定你能否成为梦想中的人,说到底它再好再美排名再靠前也只是个学校而已,它所能提供的资源全美二三十名的学校其实也完全可以提供。当然啦,我不是想借此表达人不该有乱七八糟的梦想,相反,我恰恰觉得有梦想要比梦想本身更重要,以及,能决定what you are的只有你自己。
我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就读公共政策硕士(Master in Public Policy),为两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LKYSPP成立于2004年8月4日 ,并且以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名字命名,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公共政策学院,坐落于新加坡武吉知马校园,毗邻风景秀美的新加坡植物园,每天上课可乘坐校车或者穿过风景秀丽的植物园去上课。
由于我们项目的特点,我的很多同学都有正式工作经验(少到两三年,大到十年),其中有一些更是已婚已育,迈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拥有远比我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工作经验。切勿以为工作过后的人对学习没有激情,同学中有之前在IMF、WB、McKinsey、NGO、政府教育部门等工作的职业人士,尽管如此,你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仍旧非常认真投入,并且乐于分享,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更懂得如何践行“work hard, play hard”。
学院每周也会举行一次通识课程(LKY course),话题主要有关新加坡(房屋政策、教育政策等等),帮助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的发展故事。其他讲座机会也很多,很多知名学者、政要在LKY的平台上进行交流(今年包括金立群先生等人曾到学院进行交流),学生也更加容易参与一些高级别对话(比如年底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奥巴马夫妇相关交流会)。更难得的是每年最大的Festival of Ideas(FOA)会邀请学生去发言交流,总之,平台很大、资源很多、好好把握。
a. 国外的成绩单他们大概率没有,有可能有交换经历,那么在这个经历中,他们大概率会竭尽所能考取高分数,并且有推荐信。 b. 国外的科研经历他们大概率也没有,但是现在一些中介有渠道帮助学生出国做暑期科研,他们如果有这种机会,就一定比你有优势。因为这种暑期科研,是有固定岗位和工作内容的,不全是打杂。这等于ps里是有干货写的,导师的推荐信也就稳了。
2. 你的美国硕士对手:
a. 他们的机会超过你。成绩单有而且分数已经出来了(因为他们是第二年了),科研也已经做了一年多,而且很可能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中大干特干了三个月 b. 但是他们很多人不考虑英国博士
一般打招呼问 “How are you?” 回答最多的是 “Good”,而不是 “I’m fine”。“I’m fine” 一般接在 “Are you ok?” 后回答。告别的时候也很少说 “See you”,而是用 “Have a good day” 或者 “Take care” 等来代替。
另外,我在加拿大7年很少听人说 “disagree”,一般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会先肯定 “Good point! I agree with (观点的一部分)。From my perspective (不同意见的部分)”,或者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I think (完全相反的观点)”。
前面提到发邮件是学习和工作的主要交流途径。发邮件时要打招呼,比如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appy Monday” 。回邮件时,在表达正式内容之前得感谢一下,比如 “Thanks for sharing the information”。任何东西都可以感谢,实在没有可以谢的,可以说 “Thanks for your email”。看似可有可无的话,实际上不可或缺。当一个人习惯收到这样模式的邮件,突然有一封邮件不是这样的,真的会觉得很不礼貌。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也是留学的一门必修课。
所以这一年下来,我认为自己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time planning也是很大的挑战,即使学习压力很大,大家还是会把学习和生活分的很清楚,work hard and paly hard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做什么事都尽心尽力恣意享受的感觉会让我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