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博士0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师从张希/许华平教授,研究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同年秋季加入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厄巴纳分校(UIUC)Steven C. Zimmerman教授课题组,从事光响应性分子的研究,并于16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 Robert Spitale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主攻RNA化学生物学。李老师已于2019年5月开始在香港大学化学系建组开展独立研究工作。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加入。
课题组现招收多名博士以及博士后, 同时欢迎硕士生和访问学生/学者,材料/电子/生医/机械/物理等相关背景均可。 博士生最早可于 2022 年 8 月开始,博士后最早可于 2022 年 6 月开始。成绩优异,有以下相关研究经验的将优先考虑:嵌入式编程,电路设计,机器学习,微纳加工,3D打印,无线通讯,半导体器件。
陆洋,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正教授。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与原位电镜研究,特别是对于低维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尺度效应的探索,促进其在微机械/机电系统及先进制造等实际应用。陆老师与合作者在早前的研究中发现了超细金属纳米线的“冷焊”现象以及纳米尺度下硅和金刚石的“超大弹性”,有望应用于创新微电子以及量子器件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function hub助理教授Yeyu Tong和助理教授Yating Wan诚招博士生3-4名(PhD in Microelectronics, function hub),科研助理多名和博后1名。两位导师已有多篇合作论文,将从III-V器件异质集成, 硅基光电器件及芯片,光互联光通信光传感方向共同指导学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年设立至今,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对标香港及国际科研标准,开设理科、工科、医科、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等专业,引进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知名学者。
香港城市大学MBA是一个非常注重「 知识理论+实践体验 」的课程,通过学校开设的各种实践和合作项目,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并跟他们学习相关知识和经验,对于之后无论是选择就职还是创业的同学们都能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荣登“亚洲第一”宝座,被拥有超过300万读者的知名新闻网站asiancorrespondent评选为亚洲学生首选的“全球十大新闻学院”,比肩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新闻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院、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学院等老牌知名学府。
国立教育学院(NIE)是南洋理工大学的一个独立学院,同时也是新加坡唯一一所教师培训学院。NIE除了提供各个学科的文学硕士和理学硕士课程,还提供包含16个细分方向的教育硕士课程。这些细分方向课程专为满足学校教师以及在其他教育环境中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士的学习需求而量身定制。
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学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学院,为新加坡经济培育工程专才;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齐驱并进。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文学院下设的相关硕士课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