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话题:出国

22 个问题

出国留学会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

该话题答主

Rita | 芝士圈咨询顾问

University of Warwick - Warwick Business Schoo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
本科浙大竺可桢学院,研究生华威商学院;本硕HRM。先后供职于全球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Aon和互联网大
Rita:

作者Rita,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10~2018-10就读华威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硕士。

这个命题真的非常的大,而且一般回答题目的人才走过人生的1/4左右。或许是刚毕业,整理国外的经历回顾这段时光,写下一些感性的文字;或许是步入社会,有了一点不知所起的感慨,偶然发现当时当日思想深处的某个点连接上了在海外漂泊日子的某一段轨迹。不管怎么说,答者都抱着谦虚的态度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性质更多是一种自我反思,基于“总结-判断-预见“的思路...

显示全部

作者Rita,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10~2018-10就读华威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硕士。

这个命题真的非常的大,而且一般回答题目的人才走过人生的1/4左右。或许是刚毕业,整理国外的经历回顾这段时光,写下一些感性的文字;或许是步入社会,有了一点不知所起的感慨,偶然发现当时当日思想深处的某个点连接上了在海外漂泊日子的某一段轨迹。不管怎么说,答者都抱着谦虚的态度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性质更多是一种自我反思,基于“总结-判断-预见“的思路。

评论区有很热门的回答已经完美概括了留学的直接可见效果:读书轨迹发生改变,继而带来的是工作地点、方式、收入的截然不同。这一个个阶段像环环相扣的大齿轮,最后撬动了命运的指针,把个体带出家族命运的循环,走上完全不同的自己的路。

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我个人认为,通过留学可能不是达成从贫穷到富裕的阶段转变,而是在原有的阶层中小幅颠簸(至少相当一段时间是这样)。无法获得跨越式改变带来的庆幸和痛快,但也觉得似乎获得了某些浮尘一样无处不在又无法估量的东西。所以其实真要说留学对人一生的改变,浩浩荡荡的留学生群体中大部分是感受不到这样的改变的。

这么说来的话,留学除了加一道海外学历,似乎没什么意义了,也过于悲观。所以平淡面对之余,还是想分享一些跳出“阶级改变”这种现实问题之外的,精神层面一点的体会。

海外留学时间或短或长,如果要能产生改变,我认为是要判断个体是不是真的“lived there”——身体和灵魂均“居”于此,而不是始终为一个游客。这个观点有点抽象,我举点例子。

博物馆是每个英国留学生都会去的,一些人读书期间也就去过两次:第一次打卡,第二次带人。我作为一个在村里(考文垂)读书的人,去伦敦还是比较频繁,但是心态却不是一个游客。我基本每次进城都会去博物馆,这对我而言就是去一个我日常到达所以不会引起太多内心波澜的地方。特拉法加广场晒晒太阳,进博物馆到几个想看的展区逛逛,默默发现一些让自己快乐的灵感。我会和地铁里问路的游客、展馆的工作人员、午饭店的服务员、挨着博物馆小巷里某个小店的老板产生交集,唠唠嗑吃吃饭买买东西组成一天的生活。

这种生活不像精心拍图修图发朋友圈那样能留下现实可回溯的东西,只会在心里有一种浅浅的感受,蜗牛爬过的痕迹那样。

不少学弟学妹问过我相似的问题:我怎么融入新国度。一般大家的方式是通过拼命和本专业的留学生建立connection,抱着广结朋友、练习口语的心态。我从来没有这个纠结,因为我不是“居住”在有外国人的教室里,我“居住”在M&S、Tesco、Iceland、Boots、华人超市、二手书店、TKMaxx、酋长球场等细细琐琐场景构成的环境中。尽情地用英式英语和普通本地人进行日常交流,就是我“居住”在此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我在英国的心态一直就是这样,相比热热烈烈去留下一点东西的人,我确实比较冷清的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我在伦敦很少拍照。加快脚步行走,转过街角被风掀起一点风衣的下摆,按了信号灯之后静静的看着红色公交车穿来穿去,然后速速过马路。这大概就是我一个人玩伦敦的常态了。所以我才觉得当身心真的居于此地,生活反而变得平淡了一些。

不知道还有没有和我一样(奇妙)奇怪心态的留学生。

概括起来,留学的日子没让我爱上蹦迪;它让我更会和自己相处,习惯冷清之后,我能够冷却沉淀更多的难以捕捉的感觉知觉触觉。回想起来,我住过的地方、我睡过觉的课堂、我以国内几倍价格买韭黄的超市,看了AC米兰对阿森纳的酋长球场,我都只记得它们的好。

回到最开头,我在自己所处的阶级小幅颠沛的时候更加淡定。当然了,谁不希望往上走呢?我也期待未来真的有质的重组,但反思目前的人生,我要表达的观点就是如上所写了。

收起
取消

留学生回国后,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Marco:

留学生购买免税车政策

留学生免税车是指能够免除所购汽车零部件中的进口关税(有些汽车进口零部件多,有些较少,比重视具体车型)和车辆购置税(汽车整车价格的11.7%税收,一般情况下,两项加起来合约能够占到汽车销售指导价格的15%的样子。

据了解,留学生购置汽车能优惠多少费用,实质体现就是海归符合条件买车则能够享受免税的待遇,也就是上面所提及的两项税收不用缴纳的优惠体现。而具体多少费用,则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就有不同的优惠幅度,因为车价不同是一方面,...

显示全部

留学生购买免税车政策

留学生免税车是指能够免除所购汽车零部件中的进口关税(有些汽车进口零部件多,有些较少,比重视具体车型)和车辆购置税(汽车整车价格的11.7%税收,一般情况下,两项加起来合约能够占到汽车销售指导价格的15%的样子。

据了解,留学生购置汽车能优惠多少费用,实质体现就是海归符合条件买车则能够享受免税的待遇,也就是上面所提及的两项税收不用缴纳的优惠体现。而具体多少费用,则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就有不同的优惠幅度,因为车价不同是一方面,另外每辆车的汽车零部件成分也不一样,因此,所能够优惠多少费用,自然也就不一样。不过,总体的区间是能够优惠的费用在0.71—15.21万元间。

按照办理流程实际需要,留学生买免税车都是要等待一段时日的,一般车型的话2——3个月,最快的也要1个半月到2个月。

因为留学生免税车市场上不直接流通,所以申购者必须是与免税车中介代理商取得联系,委托好相关事宜,直至提取到免税车,因此免税车代购的机构收取数目不等的服务费也是较为合理的,也即是通常所言的代购手续费。至于收费额度要根据不同的免税车型而定。

留学生购车虽然有免税优惠,但不是无条件的,其前提是国外毕业回国一年内。很多留学生错误的以为只要在国外留学了,而且回国来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去买一辆规定范围的免税车,其实有这种想法虽然能理解,但肯定是错误的,起码不全面,它除了有国外留学的条件限制,回国后也是有时间说明的。按照政策规定,留学生购车免税是有相关限制和要求,即便是满足了购买了免税车的条件,但其前提之一是毕业回国内办理也是一个底线,一旦超过了这个期限则就与免税车插身而过,是极为可惜的。从这一层面上理解“留学生购车享免税优惠前提是国外毕业回国一年内”,也就是要求有意向办理免税购车的“海归”,应该在归国后第一时间就申请办理,以免错过了最佳时间。

留学生回国落户政策

我国公派或自费出国留学一年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办理留学人员引进,办理北京市户口:

1、在国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

2、出国前已办理解除公职手续的留学回国人员;

3、 出国留学一年以上(满360天);

4、 申请在北京落户的需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且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按要求把所有申请材料递交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受理;

5、 申请到其他省市省会城市(不包括 上海 、深圳) 落户的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政府就业创业奖金资助政策

如果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北京就业创业,经过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组织的认定评估的,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那么政府会给予个人一百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如果是创业,企业还会得到政府的资金资助。“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负责这方面的评审,网站上有申报方法和流程。

做学术研究方面的政策

如果到大学、中科院或者一些研究机构做学术工作,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优惠:

1) 在职称上,很多人的职称都比在国外时高了一个或者几个档次。很多人在国外是助理教授,一回国就在名牌大学作正教授或者副教授。很多人的科研启动资金在1、2百万以上。但是,不是每个博士后一回国就是正教授或者副教授的,要看各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成果、专业、所去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城市位置等因素。评职称时,海归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而可以申报。

2) 其他补贴:中科院有百人计划,科研经费大概是两百万,还有几十万的住房补贴等。一些大学不仅提供几万至几十万元的安家费,也提供房屋补贴等。很多大学自己建房,譬如清华大学,可以提供住房。

3)很多大学或者研究所对回国人员家属的工作也做出安排。

关于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如果在北京创业,那么可以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内有很多留学生创业园,如果企业注册资金达到五十万人民币并且你在海外拿到硕士及以上学位,那么企业可以享受到以下优惠:

1)最高十万元的无偿资助,人人都有份的,大部分人拿到十万元,少部分人拿到八万或者六万元。

2)一些留学生创业园提供第一年40平米免费办公室,第二年按实际租金的60%收费,第三年按实际租金的80%收费。每个留学生创业园的具体优惠有些不同,可以多打电话问各个留学生创业园。

3)注册企业的整个过程,可以让代理公司做,这个代理费在一千元左右,有的留学生创业园可以报销这个代理费的。主要是验资及刻公章,要花一千多元。

4)可以申请科技部、北京市的一些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一般有二十万 –四十五万元,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申请的到。

5)如果是高端人才,可以申请“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入选后,给个人一百万人民币,再给公司一百万。也可以申请“千人计划”,有一些创业的人入选“千人计划”,个人可以拿到一百万补助及其它优惠。

6)在税收、贷款等方面还有一些优惠,可以到中关村科技园的网站上去看。

子女入学优惠政策

有些地区对于子女入学有优惠政策,通常由教育部门统一安排,择校入学;在国外生活5年以上,在语言文字适应期内入学,给予加分优惠,区内设有教授外语的学校供留学生自由选择。

收起
取消

留学生活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去留学?

Marco:

这完全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如果留在国内上大学,守在家长身边,毕业了靠关系得个工作,家长给买个小车,在本市找个对象”这样的生活,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着“这也是生活不是?”,一个“也”字就说明了题主并不赞同大多数留学生留学的目的,我想有一些留学生或者正在申请的留学生在面对留学的困苦时也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背井离乡、忍受孤独、遭遇文化冲击……为什么我不选择更安逸的生活?我真的应该留学吗?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在申请季收到很...

显示全部

这完全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如果留在国内上大学,守在家长身边,毕业了靠关系得个工作,家长给买个小车,在本市找个对象”这样的生活,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着“这也是生活不是?”,一个“也”字就说明了题主并不赞同大多数留学生留学的目的,我想有一些留学生或者正在申请的留学生在面对留学的困苦时也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背井离乡、忍受孤独、遭遇文化冲击……为什么我不选择更安逸的生活?我真的应该留学吗?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在申请季收到很多拒信的时候,那段时间过去以后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在这个回答里我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可能平平无奇,但希望对广大留学生有帮助。

我的家庭在一个二三线的城市,在当地的生活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自小到大成绩也不错,起码在我们那里,不少人眼里我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了。但是我小时候吧,虽然没有过“长大我是读清华还是北大呢”这样的烦恼,但我也觉得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才,后来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我将来肯定是要出去闯荡一下的,老老实实被父母在家里安排了工作这种生活,说实话我是不服气的。

我就在这种心态下开始读大学,我开始尝试很多有挑战性的事情,不愿意让自己安逸下来。我对那个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的一个学长分享了他去南极洲的故事,后来长达几年的时间我都对南极念念不忘。用比较文艺的说法——我希望能拥有一个激荡的青春,留学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一开始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考雅思的时候不太顺利,后来考G、实习、学校的课程各项事情压在一起时,我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我意识到我一开始的规划出现了问题——我一直没有用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而且时间管理上也有问题,我做事情的效率太低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极大地打压了我的热情,我从零学习时间规划,一点点解决面前的问题,但是问题出现的速度远远大于我解决它们的速度,困难慢慢积攒,像滚雪球一样,于是我开始出现负面情绪,有一段时间情绪特别不稳定,我父亲安慰我,叫我不要着急,大不了回家来,咱们也能过得有滋有味的。我父亲是典型的以“安逸”作为人生终极目标的人,我从小就很不认同他的理念,但是这个时候我听到这种说法,我发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我可以不必这么劳累这么辛苦,何况我还是在准备出国,到时候一个人在国外岂不是更难,我要不就妥协吧。那时候我留意到身边一些“毕业后被家里人安排”的亲人朋友,说实话我那时有点羡慕他们,生活悠闲轻松又自在,我开始想,其实我也可以这样的啊。

我承认,我的抗压能力是很差,所以那个时候我也不仅仅是想躲开留学的“苦”,我更觉得我其实不适合留学,我的独立自主能力完全不够,我何必勉强呢?但是我还是给自己加油打气,坚持下去了,我不想就这么被这一点点困难打倒,也许我可以挺过来的,更重要的是,我不想以后被别人指指点点,“你看那个名校毕业生,现在混得也不怎么样嘛!”。当然,我介意的不是别人这么看我,而是害怕我自己这么看我自己,我过不去的是我自己心里的坎儿。

我就在这样复杂的心境下走完了整个申请季,等到整个结束以后,在等offer的时间里我才开始有时间慢慢梳理,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在于我只是想“挑战自己”才选择留学,而我连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安逸的生活的理由都不知道,我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所以我才会越走越迷茫,追求安逸尚且算是个目标,毫无方向地挑战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说,正是因为我找不到目标,我才想不停地挑战自己来寻找目标吧。

现在的我已经找到了我的目标,我重新树立了自信,挑战自我还是追求安逸这个矛盾也不复存在,留学虽然苦,但是我依然乐意留学。我就是普普通通一个留学生,但是对我个人而言,留学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如果没有留学,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想明白这些事情,可能我还在盲目地四处碰壁。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不回国的人,一般原因有哪些?

Marco:

我见过留学的人大多数还是回国,留在国外的比较少,有比较顺其自然的,也有努力留下来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文化认同型

这一类的可能是在留学过程中逐渐喜欢上了国外的文化与价值观,于是顺其自然想留下来,也有可能是打小就对某国的文化背景有特殊情结,这类人很可能就为了哈利波特而留英,这真不是我在夸张,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我一个朋友小时候玩了意大利的一款游戏就疯狂爱上了中世纪意大利,后来就琢磨怎么学意大利语,每天特别认真地把自己打扮成“中世...

显示全部

我见过留学的人大多数还是回国,留在国外的比较少,有比较顺其自然的,也有努力留下来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文化认同型

这一类的可能是在留学过程中逐渐喜欢上了国外的文化与价值观,于是顺其自然想留下来,也有可能是打小就对某国的文化背景有特殊情结,这类人很可能就为了哈利波特而留英,这真不是我在夸张,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我一个朋友小时候玩了意大利的一款游戏就疯狂爱上了中世纪意大利,后来就琢磨怎么学意大利语,每天特别认真地把自己打扮成“中世纪”风格,特别想以后留在欧洲,梦想就是能死在意大利,像是一个朝圣者。不过像这种深沉的艺术家情节还是比较少见的,多数人还是因为国外的社交关系简单、重隐私、自由、没有严重的等级观念等原因选择留下,觉得生活比较安逸、舒服,不过这有一个前提——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对于英美这种竞争惨烈的国家找工作会难很多(当然也看专业),所以这种类型多出现在留学澳洲、加拿大、欧洲等地的人身上。

二、轻松度日型

虽然国内的发展机会也很好,但是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人口密度没有那么大,普通工作的竞争压力也没那么大,而且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不错,有劳动法保障权益,加班不常有,房价还很低(除了超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污染很轻,有些地方的气候和自然风光也让人感到非常舒适。简而言之,就是发达国家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比国内更舒适。

冲着这一点留在国外的朋友一般都是选择竞争不怎么激烈的专业,以及像是北欧、南法、新西兰之类的幸福指数常年高居榜上的地区。日常的生活状态就是每天上上班,不用加班,周末开车出去玩玩或是朋友家里聚个餐,工作一段时间后轻轻松松买房,每年夏天出去度个假……这种生活应该也是不少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了吧,生活节奏非常悠闲。

三、“国外的月亮更圆”型

这一类一般认为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与工作中,国外比国内的发展好得多,不管是事实如此还是只是个人看法(不是歧视)。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争取留在国外,也许是为了更好的薪资待遇,也许是为了崇高的学术理想……前者从业多是金融、计算机、法律等热门专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而留学,目标都是留美或留英;后者不好一言以蔽之,但多是科研的热门领域,同样目标是留美或留英,毕竟大多数情况下,英美两国的科研实力是世界最强。

这一型的留学生是非常努力非常辛苦的,在校期间学习时长每天轻轻松松上10h,为了找工作机会或者科研项目也是不遗余力。同时,他们也是最有可能最后选择回国的一类人——当他们发现回国对他们的发展更有利时。

四、随遇而安型

在国内国外都生活过,适应能力极强,对国内还是国外没有明显偏向,觉得国内国外没什么区别,各有各的好。这大概是最佛系的一类人了,他们一般就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临近毕业的时候如果在国外有不错的工作邀约就会选择留下,如果在国内有一个好的机会就选择回国。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国外待了太多年了,回国很不适应,遇见很多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解决,毕竟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日新月异,几年不回国就有些不适应了,然后在国外待着也没什么困难就干脆不回来了。

综上所述,每个留学生选择回国还是继续留在国外的理由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的人甚至都没有理由,顺其自然就那么做了。很多人觉得出国就不应该回国了,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太个人化了,每个人留学的经历都肯定和预期的不一样,有的人打算读完就回国但是机缘巧合留在国外了,有的人想留在国外但最后发现还是国内更适合自己。我当初申请留学的时候,面试官跟我说过一句话:“不要现在就做决定以后要在哪个国家工作,你不知道未来你会遇到什么机遇,你又有什么想法。”把留学这件事看作一段普通的人生经历,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去享受,你会找到答案。或者学学随遇而安型的朋友,弄不清楚自己现阶段想要什么的话就先做好手头的事情,车到山前必有路。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可以学到什么?

Marco:

本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提供。

在短暂的留学时光里,如果问我有什么收获,而且只能说一点的话,那一定是表达能力的提升

当我坐在国外的课堂上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国内外教育方式的差异。国外老师在教授知识时是引导式的,课上互动居多,讲的东西比较少,但是会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去找答案也就学会了。

当时,有一个年轻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第一堂课时,他打开他的PPT,做得很漂亮,字特别少,还全是不懂的专业词汇,也没有附上解释,我原以为他...

显示全部

本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提供。

在短暂的留学时光里,如果问我有什么收获,而且只能说一点的话,那一定是表达能力的提升

当我坐在国外的课堂上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国内外教育方式的差异。国外老师在教授知识时是引导式的,课上互动居多,讲的东西比较少,但是会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去找答案也就学会了。

当时,有一个年轻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第一堂课时,他打开他的PPT,做得很漂亮,字特别少,还全是不懂的专业词汇,也没有附上解释,我原以为他会在课上解释这些词汇,但是一整节课下来他都没有仔细说明这些词汇,而是以“侃大山”的形式上完了整堂课,很多人当时就想“这个老师上课怎么这么水啊?”,然后有个同学问这位老师其中一个词是什么意思,他很简单地用两句话解释了一下,并未深入,然后他说,我希望你们可以回去自己上网找答案。回去以后,我花了比课上多三倍的时间搞明白了这些词,与此同时,我收获的是,仅仅一节课之后,我就已经对整门课要学的东西有了全面的理解,之后每次写作业的时候我能够轻松地加入更多我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对PPT上的东西深化。最后期末考的时候,我几乎没怎么备考,因为自己查找得来的信息很难忘记,最后拿到了几乎满分的成绩。

讲这个例子是为了更生动地向大家说明,国外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是什么样的。在这种教学方法中,虽然老师讲得不多,但该方法能够成功的核心在于作业——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必定是要不停地输出自己的想法的。一开始,我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糟糕,每次面对作业,我不是大脑空空如也就是一团乱麻(有想法但是理不清),每次写好久只能写个几百词出来,我相信刚出国的朋友大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语言障碍,而是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没有人会问你怎么想,考核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题目而已。那时候,我看到外国同学随便十几分钟就能写一大堆出来(虽然有母语加持,但我自认我那时用母语也讲不清楚我的想法),我就研究了一下她的report,一开始我觉得这不是很多废话嘛……后来我模仿她的方式写才发现,哦原来思绪是这样展开的……因为每周都要写一两个report,我就在这种方式下进展神速,我逐渐学会理清自己的思绪并清晰表达出来。这一点我直到今天都还在学习,没有留学的我可能一直都不能领悟怎么有效地表达自己。

大多数的作业都是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开展,因为小组讨论真的太多了,我记得最高纪录是有一天我像赶场一样参加了7个组的小组讨论,那天结束后我都觉得嘴巴有点疼……但是一开始我都没什么话说的,我能变得“善言”,前提是上面说的大量的写作使我能理清思路,但这个需要时间,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让我在那慢慢理……等我理清了,话题都不知道跳到哪儿了。后来,有时候我发现所有人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就想说出来,这时候太着急了我也顾不上我说得有没有道理了,一开始支支吾吾地讲不清楚,但是我发现大家还是很友善地等着我说,于是我镇定下来慢慢组织语言,就成功说出来啦!这样的时候多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就上来了,现在参与小组讨论也非常积极,其实teamwork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前提是不要遇到猪队友),大家能够互相弥补彼此的短处,效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上涨,一开始我不适应小组讨论的时候,我总是要事后花很多时间理清我的思路,写一两页我都要花费一两天的时间,后来我适应了小组讨论以后,通常大家高效率地讨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边讨论边做,之后拿回去慢慢写,补充完整,一两天我能写出十几页,而且绩点还高,因为凝合了好多人的想法。所以留学的朋友一定要善于利用小组这种合作形式呀,不要什么都自己闷头做。

很多中国学生都是“懂”但是说不出来,所以中国学生往往在技术型的学科上表现突出,但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那在团队合作中,你就很有可能和别人产生冲突,然后浪费时间重做,如果能在留学中锻炼出表达能力,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了。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Marco:

一、选校选专业

这一部分在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且没有人或者学校能够指导你,所以这部分说得详细一点。

首先选择留学国家: 留学第一梯队毋庸置疑是英美,学术实力最强、申请难度最大、费用最高,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英语授课地区,还有欧洲——教学实力雄厚费用低廉但是在国内知名度低而且还得学二外的神奇大陆。如果经济状况尚可,能去英美就去英美,如果拿不出那么多钱,欧洲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

在确定留学国家以后,先...

显示全部

一、选校选专业

这一部分在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且没有人或者学校能够指导你,所以这部分说得详细一点。

首先选择留学国家: 留学第一梯队毋庸置疑是英美,学术实力最强、申请难度最大、费用最高,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英语授课地区,还有欧洲——教学实力雄厚费用低廉但是在国内知名度低而且还得学二外的神奇大陆。如果经济状况尚可,能去英美就去英美,如果拿不出那么多钱,欧洲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

在确定留学国家以后,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学校:了解该国家大学的综合排名和自己想读的专业的专业大学排名,对各院校有一个笼统的概念。然后选专业:对应自己的水平大致能申请的学校,去查询官网,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几个专业,并进一步了解各个学校和项目的特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排除一些与自己想象的相距甚远的项目,保留仍然感兴趣的项目,并记录下来对你来说这个项目吸引的原因。

这之后,你需要了解:当地留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多和有相关经历的人聊一聊,进一步明确自己留学的目的,判断留学这个国家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和职场上的人聊一聊自己的职业规划,看看选择的专业是不是想要的、适合自己的;了解以自己的本科院校背景能申请的大学有哪些,换句话说,就是看看自己本专业的学长学姐都申请成功了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多留心学校里有没有组织这样的学长学姐交流会; 尝试从侧面再多去了解这几个学校和项目,去看一些申请案例,分析自己的水平申请这个项目成功率大不大,想办法联系一些在读生或者学长学姐、甚至是和自己同年的申请者,问问他们的感受、他们申请的历程以及他们认为就读这个项目需要的素质,看看是不是真的和自己理想的一样,也可以和他们交流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项目,最终确定下来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

二、准备考试和提升软实力

查询想要申请的学校的考试要求:雅思/托福、GMAT/GRE、SAT……。选择合适的考试去备考。

提升软实力主要靠课外活动:学科比赛、实习/科研成果、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暑校、海外经历……前两个重点突出的是专业能力,是申请研究生的重点,社团和志愿者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是在申请时容易让人眼前一亮的关键,而暑校则是能够充分展现你的强烈动机,海外经历包括海外交换和实习,证明了你的适应能力、语言水平和文化交流能力等,也是非常加分的。

三、准备文书和申请

具体文书写作要求和申请要求都在官网上写得一清二楚。如果文书要求就是PS/SOP,CV/resume这些东西并没有额外要求的话,一般就按照正常要求来准备:

PS(Personal Statement)也就是个人陈述,主要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优势为主;SOP(Statement of Purpose)是目的陈述,主要描述动机与规划,重点在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以及你希望通过在这个学校学习获得什么。申请本科一般要求的是个人陈述,研究生一般要求写的是目的陈述。在写个人陈述(目的陈述)的时候注意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所改动,切忌一份个人陈述申所有。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一般需要2-4份,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最后,文书写完了一定要多改,找朋友老师或者中介聊聊你的文书。

提交申请以后,大多数学校都会安排面试。准备面试的要诀是:多刷面经,多做mock。

四、办签证和学校注册

等来offer以后,很多学校会要求交占位费,一般是学费的10%左右,交了就代表着你决定接受他们的offer了。如果之后你不打算去读,这笔钱也不会退还给你。等占位费也交了,就能拿到学校的预录取通知书,就可以着手办签证了。不过比签证更急的是租房子,好房源难得啊,尽量提前4-5个月去找房子。到开学前一两个月的时候,学校会开放网上注册,以简化注册流程,该准备的材料按照学校要求准备即可。

五、收拾行李和准备出行

最后就是收拾行李准备出国啦,重点需要关注的是:随身携带的证件需要哪些?过海关和做飞机的注意事项?落地后如何抵达公寓等问题。

收起
取消

怎么尽早充实出国留学的CV?

Marco:

与其说如何尽早充实出国留学CV,还不如讲如何尽早充实CV。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当你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你就应该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半个社会。 一份充实的CV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此后抉择时,尽量有底气。

在开始正文前,我们需要明白几个问题:

1. 什么是CV?

CV的全称为Curriculum Vitae,译为简历。指的是自己无论是在出国申请留学,还是申请工作,都需要的一项必要文件。

2. CV包括什么?

一般来说,CV包括有:教育背景、工作和实习...

显示全部

与其说如何尽早充实出国留学CV,还不如讲如何尽早充实CV。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当你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你就应该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半个社会。 一份充实的CV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此后抉择时,尽量有底气。

在开始正文前,我们需要明白几个问题:

1. 什么是CV?

CV的全称为Curriculum Vitae,译为简历。指的是自己无论是在出国申请留学,还是申请工作,都需要的一项必要文件。

2. CV包括什么?

一般来说,CV包括有:教育背景、工作和实习经历、学术论文、荣誉和奖励以及相关的技能。

3. 为什么要充实CV?

优秀的简历对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是“看脸”的社会,简历好比是自己的另一张“脸”,要想自己能够比别人更加优秀,我们非常需要关注我们的这个另一张“脸”。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申请出国留学、申请工作、申请奖学金等其他申请项目,简历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简洁、优秀、含金量高的简历可以助力我们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针对CV包含的内容,我们逐项加强自己的CV: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指的是自己从大学期间的教育历程。

对我们来说,自己的本科学校无法改变。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其实或多或少并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学校,否则也不会出国留学提升自己的背景。因此我们想要拿到更好的国外大学的录取,那么就一定要在无法改变的本科学校上做文章,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在的本科学校,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在出国留学上,在学校的保研上,以及在找工作的时候,招生官都非常青睐成绩好的学生,因此从你刚上大一的时候开始,无论是处于什么目的,我都会建议同学们要格外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最好可以保证每学期的平均成绩达到90+。只有自己的学习成绩足够好,留给自己选择才会越多。

工作和实习经历

无论是选择直接工作,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尤其是英国、美国的大学,招生官都十分关注申请者是否有相关的工作和实习经历。

是否有相关的工作和实习经历反应了你是否对自己的专业以及要申请的专业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毕竟理论必须结合实践,也必须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会建议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最好就可以有三到四份的实习,并且每份实习的时间不要低于三个月。

对于实习公司的种类,个人建议如下:

第一,要有两份big name,且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虽然接触不到核心业务,但可以为自己的申请增色。

第二,要有一份与专业相关,即使不是big name,但是希望可以接触到公司核心业务的实习。因为在这样的公司当中,可以很快地锻炼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可以成为自己写个人陈述(PS)的素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同学们提前准备出国的原因之一。

学术论文

在申请国外大学的硕士的时候,虽然学术论文不是申请的必需项,但是如果自己可以提供一到两篇学术论文,那么将会对你的申请增光增色,因为学术论文最能反应出你的学术能力。

荣誉和奖励

对于校内的荣誉和奖励,其中比较有含金量的是奖学金,并且最好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而这两项奖学金依然与你在成绩挂钩,可见,高绩点对自己的影响其实是从内到外的。

相关的技能

对于技能,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能力是你的英文水平,或者说是雅思/托福成绩。

随着每年申请数量的增加,国外大学越来越注重你是否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提供语言班,在申请之初就要求申请者提供满足条件的语言成绩。因此,建议同学们要尽早学习雅思,争取可以在申请之前拿到理想的语言成绩。

而对于其他技能,基本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关于实践,请参照“工作和实习经历”部分。

收起
取消

在英国千万别做什么?

Marco:

注意交通规则

在国内都是靠右行,但是在英国都是靠左行。初来乍到,上街时很容易忘记这一点。虽然随时随意横穿马路在英国是合法的,但是人们一般都会等人行过街交通灯变绿后再穿越马路。跟中国不一样的是,因果开车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

不要插队

千万不要插队,千万不要插队,千万不要插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英国,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插队。

不要问女士的年龄

这个好像跟在国内是一样的。在咱们国外,也最好不要问女士的年龄,但是在英国,这个程...

显示全部

注意交通规则

在国内都是靠右行,但是在英国都是靠左行。初来乍到,上街时很容易忘记这一点。虽然随时随意横穿马路在英国是合法的,但是人们一般都会等人行过街交通灯变绿后再穿越马路。跟中国不一样的是,因果开车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

不要插队

千万不要插队,千万不要插队,千万不要插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英国,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插队。

不要问女士的年龄

这个好像跟在国内是一样的。在咱们国外,也最好不要问女士的年龄,但是在英国,这个程度可能会大一点

不要问男士的工资

问男士的工资这是非常不礼貌的问题。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预约

英国,与人交往时还要注意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应当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打电话到别人家,而晚上11点后打电话,则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英国的许多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看医生、理发、姜容、配眼镜等。如需要取消预约,就必需提前24小时通知对方,否则可能支付取消费。

注意对英国人的称呼

对英国人称呼“英国人”他们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英国人”原意是“英格兰人”,而你所接待的宾客,可能是英格兰人、威尔士人或北爱尔兰人,而“不列颠”这个称呼则是所有的英国人都能感到满意的称呼。

“13”和“星期五”这些数字与日期

一般都视其为“厄运”和“凶兆”。他们还忌讳“3”数。尤其在点烟的时候,不论用火柴还是打火机,只能点到第2个人,然后要把火熄后,再给第3个人点。他们认为一次火点3人的烟是不吉利的。

不要无休止地讨价还价

英国人是不喜欢讨价还价的,他们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送礼不要送特别贵重的

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花费不多也就不会被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像其他大多数欧洲人样,喜欢高级巧克力、红酒和鲜花。对于有公司标志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

不要四人交叉握手

握说这样交叉握手会招来不幸。这可能是因为四个人的手臂正好形成一个十字架的原因。


注意新年的第一个来访的人

在英国有个很怪的生活习俗,他们把新的一年是否吉祥如意,全都寄托在第一个来访的客人身上。认为若是来人善良、快乐、富有,则会交好运;如若一个凶恶或贫穷的人来临,则会倒霉。苏格兰人认为新年来访客人中若是浅黄头发的女人,则会晦气;若是来的男客而又是黑头发的,来年必定会走运。

 

不要问个人的私事

英国人忌讳别人过问他们的活动去向、政治倾向及个人生活上的私事。他们认为这是个人的秘密,不需要别人干涉和了解。他们都忌讳以王室的家事作为谈笑的话题。

总之,在英国生活,尊重英国人的生活习俗,那么在异国的天空下你也会交到很多好朋友,生活也会丰富多彩的。

收起
取消

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起火后,很多网友将圆明园与之对比?

Marco:

即使这一生没去过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学课本上了解过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甚至在爱情电影中,圣母院作为巴黎永恒的地标,还成为了感情忠贞不渝的象征。

著名电影《爱在黄昏日落时》,有一句经典台词:“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没想到,电影中的这句台词却在今天早晨一语成谶。...

[图片]

巴黎当地时间15日下午6:30(约北京时间16日0:30),正搭起脚手架进行维修工程的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图片]

大火从...

显示全部

即使这一生没去过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学课本上了解过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甚至在爱情电影中,圣母院作为巴黎永恒的地标,还成为了感情忠贞不渝的象征。

著名电影《爱在黄昏日落时》,有一句经典台词:“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没想到,电影中的这句台词却在今天早晨一语成谶。...

38171-8Nv6Y4LpABXSEHeNjA3jNUsH7b9YPngA.jpg

巴黎当地时间15日下午6:30(约北京时间16日0:30),正搭起脚手架进行维修工程的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38171-RiuoiM211NvSaaiwxymqXdnZBj9iyJ8T.jpg

大火从巴黎圣母院的楼顶开始燃烧,火势很快蔓延,熊熊火焰从教堂两座钟楼间窜出,塔尖随后轰然倒塌。

38171-VJgCQsFrt-nLcyUDs83hd4xuioAP_gWN.jpg

万幸的是,在400多名消防员的努力下,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

虽然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和珍贵文物被保住了,但是三分之二的屋顶已荡然无存,最具标志性的93米高哥特式塔尖也在火灾中被烧毁,以及最让人震撼的玫瑰天窗目前也有一定程度损毁,而且很有可能将无法修复。

38171-l7U2GPKtmAeqmHNvanjcluBd2Zdn6yKR.jpg

 

可以说,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法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的文明遗产。

火灾发生后,在巴黎圣母院附近,数百人跪在地上合唱《圣母颂》祈祷,无数人在为它啜泣。

在推特等社交网站上,一张卡西莫多抱着巴黎圣母院痛哭的卡通,获得了很多用户的转发。

38171-dEPSCKvgZAEVbBrNBogYWrmIpzr-oFiV.jpg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推特上写到:

“我的挂念今晚和法国人民以及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与可怕的火灾做斗争的紧急服务人员一起。”

 

38171-SnRdZwwXxh5f5sTjKPBG0rVc2GLCf6W_.jpg

 

 

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川普写到:

“在看到圣母大教堂火灾后,我为巴黎人民感到心碎。”

 

38171-9By4xCNs79WdTvOvFVTYBtRbJINBf690.jpg

 

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推特发文,写到:

“巴黎的女神是全欧洲的女神。”

38171-UsSeochdcCQbCBypI2xZyHARqJxansWW.jpg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紧急打断了正在进行的重要电视讲话,赶赴火灾现场,视察巴黎圣母院的最新情况,并在当地时间4月15日上午11时,更新推特写到:

“圣母院的火焰吞噬了巴黎,而激动的情绪席卷了整个法国。此时此刻我感到很痛心,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烧掉了。”

38171-OYaixf_e2LeWa4r28rL3eSwAW1P0hFor.jpg

 

目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宣布法国将全力重建巴黎圣母院,并宣布发起一个国家级的捐款项目,呼吁全世界的人们都来支援圣母院的重建。

而早在当地时间上午7点05分,拥有GUCCI,YSL,Balenciaga,McQueen等品牌的国际奢侈品集团Kering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承诺:将为重建圣母大教堂捐赠一亿欧元。

但是,这一重建的过程注定无比漫长。据一位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

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

一座承载了八百年历史的建筑物灰飞烟灭,人类文明的证明在一场翻修事故中毁于一旦,这无关国籍,任何人都会感到痛心。

但是在我们惋惜的同时,没想到在网上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在大赞活该,在嘲讽,在哄笑。

“圆明园烧了,也没见你们这么激动

“这大概是报应吧?”

“天道轮回,苍天谁都不放过!“
 

“活该,报应来了”

“巴黎圣母院已逝,卢浮宫你要注意了”

甚至于有人引用了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的内容来反讽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大火: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圆明园大火,确实是全人类的损失。但是他们却忘记了,雨果写下这封信的初心是对英法联军的严厉谴责!是对中华文化瑰宝圆明园被破坏的痛心疾首!

38171-PZVat6OcTWJJNaFHH4akxhvwvGReUB3N.jpg

我们可以心痛圆明园的大火,因为这是历史应该被铭记;我们理应谨记耻辱,却不应该加以仇恨,更不应该对巴黎圣母院这座同样是文化瑰宝的古建筑遭受大火而幸灾乐祸。

如果我们幸灾乐祸,与百年前雨果口中的强盗又有何区别?

如果键盘可以爱国的话,还要有文化干嘛呢?

这种狭隘的心胸不过是借着“爱国”的外衣满足个人发泄的私欲,仇恨不可能使文明进步,只能让人越发失去理智。

就像央视网对巴黎圣母院起火一事发表的评论:记住耻辱,放下仇恨。

38171-tQg_UM71_Q4GlKiWr9Zh8OGsROa-lOi1.jpg

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毁坏,不仅仅是法国人的悲痛,也是世界人民的哀伤与惨痛记忆。

这一天应该被铭记,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惋惜。

蒙圈儿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最多的就是大家的后悔:之前一直想去看看巴黎圣母院,没想到还没有去,它就已经没了,这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想见的人就快去见吧,想去的远方就快去看吧!

很多事,很多人会像此刻灰烬中残存的巴黎圣母院总是始料未及的消失在原本理所当然的日常轨迹中,来不及珍惜,来不及再见 。

不要让所有的想念终成来不及的遗憾。

收起
取消

出国读研真的是这个时代必须的吗?

Marco:

受人追捧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好处的,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奔赴海外,但是是不是必须的从来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因为这需要结合每个人自己的情况去看,有人留学后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但也有人留学时应付不来国外的生活而误入歧途,有的人因为出国读研而遇到了更好的机会,但也有人在本科阶段就已经碰到这个机会了,所以是不是这个时代必须出国读研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与其说出国读研能够镀金,倒不如说出国读研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最佳的选择,没错,只是一种选择。

国内读研的优...

显示全部

受人追捧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好处的,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奔赴海外,但是是不是必须的从来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因为这需要结合每个人自己的情况去看,有人留学后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但也有人留学时应付不来国外的生活而误入歧途,有的人因为出国读研而遇到了更好的机会,但也有人在本科阶段就已经碰到这个机会了,所以是不是这个时代必须出国读研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与其说出国读研能够镀金,倒不如说出国读研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最佳的选择,没错,只是一种选择。

国内读研的优势

1, 国内的教育体制底线更高

国内的教育追求“一体化”,完全不看重个人的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按照相同的道路去走,不允许特立独行,倾向于抹杀学生异于他人之处。国内的制度虽然听起来不适合学生发展,但当你对未来的发展没什么想法的时候、暂时没有什么人生目标的时候,这种制度最起码能够保证你具有一定的素质水平——高考还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丝毫不夸张,每年都有不少人就此落下马来,家里面经济条件尚可的很多就会考虑把还是送出国门去读书,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制都有差异,不论是何时申请,都有可供选择的项目,而且不像参加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一样以分数排名,最终只能报几个志愿,还要考虑调剂,申请留学的自由度和可控度高很多,但反过来想,如果你经历过这样令人“闻风丧胆”的考试,即使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你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至少都能高于一般人了。

2, 留在国内找工作有优势

现在“海归”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因为以前对企业来说,招聘一个留学生代表的是排面,但现在留学生也多了,招聘还是得看个人水平,留学这件事也不像以前那么有光环了),在求职的时候更加看重个人能力,因此在这方面,留学生和国内学生其实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是求职时机遇也非常重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并不好找,你能在网上看到的招聘信息都已经经过各种内推方式消化一大半了,当你不是绝对得优秀,想要超越那些“走后门”的竞争者拿到offer是非常难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内推机会,而内推机会当中,已经工作或实习的学长学姐在学校的就业群等处发布的招聘信息是最主要的方式,其次,国内大学即使国际排名不行,也都在一定地区有一定影响力,每年校招都会有大批企业到学校开宣讲会,你在国内读的话能拿到更多的企业信息。所以,如果未来还是打算回国发展,在国内读研对找工作有天然的这一优势。

出国读研的优势

1, 文化交流水平和语言等能力的提升

虽然“海归”没有以前那么吃香,留学生归国找工作的话,留学这件事本身不再有加成,但是海外经历带来的软实力上的提升——文化交流水平、语言水平和成熟程度,这是并不能体现在简历上的,但在职场中同样重要的东西。不得不说,有些HR更喜欢留学生就是因为优秀的留学生确实个人素质水平普遍更高,抗压能力更强。

还有,因为国内外教育方式的不同——国内填鸭式,国外引导式,不同的方式当然有不同的好处,而出国留学能够同时领略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学方式,适应得好的话,就能够具备多种思考方式,并且补足在单一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缺点,这些在未来的人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适合目标非常坚定的人群

留学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留学就很容易造成疑惑,因为在国外的教育模式中,给予学生的自由度太高了,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国外的教育制度能很好地帮助到你——一旦发现你在某方面有特殊的能力或兴趣,它很容易就能创造出一个环境来帮助你把这个优点发展出来,这一点国内是完全不能比的,所以说国外的教育上限更高,但下限也更低,只有当你目标明确且坚定时,留学才能真正地帮助到你。

收起
取消

已经工作的人如何申请出国留学?

该话题答主

rainie | 芝士圈咨询顾问

香港科技大学 Master of Science (MSc) in Economics
【银行辞职,在职备考,DIY申请】在银行工作一年半后辞职读研,港、中、科全程DIY申请,可提供
rainie:

作者rain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9~2018-06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一、要不要辞职读研?

读研这事儿其实只要你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可以申请到学校的。对于正在工作但却蠢蠢欲动的我们来说,最难的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辞职读研?为什么要不要辞职读研?

为什么要辞职读研,无非就是现在的工作钱给少了,或者受委屈了(工作升迁无望、学不到东西、被委屈等等),不开心,跳槽很难跳出这个泥潭,期待回炉重造,再获得机会。...

显示全部

作者rain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9~2018-06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一、要不要辞职读研?

读研这事儿其实只要你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可以申请到学校的。对于正在工作但却蠢蠢欲动的我们来说,最难的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辞职读研?为什么要不要辞职读研?

为什么要辞职读研,无非就是现在的工作钱给少了,或者受委屈了(工作升迁无望、学不到东西、被委屈等等),不开心,跳槽很难跳出这个泥潭,期待回炉重造,再获得机会。

一方面,辞职读研,也就是全日制研究生,等你毕业的时候,或多或少都获得了重新开始的机会。作为应届生求职时,你拥有的机会是最多的,最广的。因为工作后你会发现,其实很难通过跳槽真正转换你的职业跑道。我和很多朋友聊过这个问题,其实工作三年后,你再次找工作,给你抛向橄榄枝的机会大多和你先前的工作差不多。因为企业在社招时,心态和面试应届生不一样,他最希望你可以马上上手, 而不是白纸一张。譬如你刚毕业的时候从业领域是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日常工作大多是处理某个科目,你想跳槽到基金公司当会计,基本简历就过不了。譬如你做的渠道维护的工作,其实本质是偏销售的后台,你几乎不可能转换到投研团队。譬如你刚毕业的时候在银行做柜员,除了本行内晋升或者跳槽到更小的银行充其量做客户经理,也很难进入风控部门。但是你如果辞职读研了,毕业的时候以应届生的身份应聘,很多门槛都消失了,你获得了再次进入某个圈子的门票。这是辞职读研最大的好处。

但辞职读研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我本来是在银行工作,辞职读研,折腾了三年后,同批的小伙伴们有的也晋升到分行,买了房,生了娃,一切都如意顺遂。但是我还是新公司的新员工。于我而言,我在读研期间尝试了各种可能,也找到了适合自己节奏的公司,氛围融洽的团队,并不后悔。但原来的那条路看起来也不差。没有平行宇宙,在于你的取舍。取舍在于你想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我觉得辞职读研前,起码问自己三个问题吧。

(1)可以辞职吗?辞去这份工作自己可以承担后续的经济压力吗?如果无法承担经济压力,还要让父母陷入窘境,那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2)为什么辞职?这份工作让你最无法容忍的地方是什么?辞职可以解决问题吗?其实有时候辞职也无法解决问题,问题在于自己,换种思维方式,处境便豁然开朗。

(3)读研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吗?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获得什么。想清楚目标,再考虑路径。

二、申请的路径。

当你决定要读研后。因为我并没有国内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在此只讨论境外硕士申请。

1、选好申请的目标。

(1)香港。成本较低,再次回国找工作很方便。如果你最后还是决定回大陆工作,其实香港是最优的选择,找工作真的特别方便。推荐。

(2)英国。不是特别建议。

(3)除了英国外其他的欧洲国家。申请时间灵活,奖学金项目多。

(4)新加坡。申请时间灵活,春季、秋季都有,而且很多项目都不错。新加坡就业机会也不少。推荐。

(5)美国、加拿大。难度系度跨度大,折校很关键。多问在读的亲朋好友。

 

2、列好准备清单,做到心中有数。

 

假设你申请n个项目,你需要做以下准备:

(1)成绩准备。

获得语言成绩(托福或雅思),必须要的。尽你所能越高越好。

获得综合能力测试成绩(GRE或GMAT),锦上添花。在考完托福、雅思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去考些考试。但是如果你的精力只允许考托福、雅思的话,那就尽力把语言成绩往高了考,很多专业不要求gre和gmat,到时候挑这些不需要gre和gmat成绩的项目就好了。

 

(2)证书准备

GPA相关文件:成绩单、成绩等级证明,两样都需要中/英文版本,都需要本科学校盖章。所以一套完整的GPA相关文件包括四张纸(成绩单中文、成绩单英文、成绩登记证明中文、成绩等级证明英文);最少准备n+1套,留一套用于扫描,其他的将一套四件密封在同一个信封里,在信封处盖骑缝章。

毕业证书相关文件:毕业证、学位证。两样都需要中/英文版本,都需要本科学校盖章。所以一套完整的毕业证书相关文件包括四张纸(毕业证中文、毕业证英文、学位证中文、学位证英文);最少准备n+1套,留一套用于扫描,其他的将一套四件密封在同一个信封里,在信封处盖骑缝章。

与个人经历有关的证书:四六级证书、大学奖状、比赛证书、实习相关的材料、工作相关的材料。

与身份信息有关的材料:身份证、护照(香港地区申请不要求护照或港澳通行证,用身份证即可)。

(3)文书准备

CV:简历,强制性要求。准备一份内容为A4纸1页大小的英文版简历。可参考LinkedIn。

PS:个人陈述。非强制性要求。如果round1来不及,有些项目可以先申请后补递。内容800字即可。

RL:推荐信,强制性要求。建议学校教授一封、工作领导1-2封。

 

3、时间安排。

一般来说提前一年准备。

【3M】在项目申请开始3个月前一定要拿到语言考试成绩,托福最少85以上,雅思最少6.5分以上,否则很难很难申请到好学校。

【2M】在项目申请开始2个月前一定要准备好文书材料。

【1M】在项目申请开始1个月前一定要准备好所有所需证件。

【TIPS】

(1)托福从60分到90分,一般最少也需要3个月。

(2)准备文书材料,CV起码要改5轮,PS构思一个周末即可,但是修改起码要半个月才能成熟,RL很简单,一天即可。

(3)回本科学校准备材料,务必出发前就将所需材料列个清单,以防遗漏。学校处理的时间一般需要预留10个工作日,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随时申请随时拿走的。

4、难点

其实工作后最难的是收心复习。当时我是在职备考托福的。刚开始一个月根本看不进书,背不进单词,一听听力就睡觉。有这些小tips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1)换个环境学习。我当时一开始下班后在公司宿舍里复习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就索性下班回来冲澡后,拿着电脑去星巴克,戴上耳机,周围挺多人在学习的,第一天实现了不睡觉,后来慢慢就找回大学时自习的感觉,差不多花了一个多月。从那以后,回宿舍也可以很专注地复习了。

(2)善用平台。托福tpo小站在线练习、口语找了微信上的一个线上培训班、写作买了一本作文书上下班的时候一直背、听力就听aboboo,而且每天早上起来练听写。复习前,我花了一个月去泡论坛,看别人的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平台。方法先行,事半功倍。

(3)不要急着辞职。其实总想着辞职后全心全意复习会更有效果。事实证明在职的话时间挤一挤,逼一下自己,效果更好。(我后来辞职全心全意备考一个月,考的成绩比在职考还低几分,最后也是没有上100)

 

三、额外的话

我本科毕业后是在银行工作,后来辞职gap去了咨询公司工作。申请过程中,银行的工作经历并没有为我加分,反而是减分项。在面试的时候,咨询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从其他面试者中脱颖而出。所以,当你已经定好申请的目标后,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你当下的工作再持续一年并不能为你的简历增加色彩的话,或许辞职寻找新的经历,会更有帮助。但是前提是,经济条件允许and你目标很清晰。

四、读研后的路

成功地申请到了研究生,并不意味着毕业后就一定会有好的offer。我觉得辞职读研,好比你轰隆隆一直向前的人生列车突然停下来,让你可以下车,搭乘新的交通工具去探索世界,前路依旧有坎坷,有不如意,只是有了别样的风景。

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朋友尝试进入新的行业,从审计转到IT做了产品经理,从银行转到了公务员,从银行转到了券商,从电网基层员工转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博士,有的干脆旅游去了。我呢,尝试了咨询、券商、政府机构智库等等,也找到了适合自己节奏的公司。也有的人依旧迷茫在路上。

其实工作后纠结读研的小伙伴们内心都有向往新生活的强烈渴望,只要做了选择,努力去追求,然后放松自己,去享受未知的旅程就好了,别怕。

读完研再工作后你会庆幸你曾经拥有勇气的~

收起
取消

为什么985毕业生会选择出国留学?出国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Marco: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深造都意味着是更好的选择,985高校的学生也不意外,即使他们一开始对出国留学也没什么想法,但随着在985这个平台之上的学习,他们能够见识到比985还要广阔的天空——比如说留学,说不动心那是不太可能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量985名校毕业生走出国门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他们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优秀的留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留学对于已经非常优秀的他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优秀的留学生...

显示全部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深造都意味着是更好的选择,985高校的学生也不意外,即使他们一开始对出国留学也没什么想法,但随着在985这个平台之上的学习,他们能够见识到比985还要广阔的天空——比如说留学,说不动心那是不太可能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量985名校毕业生走出国门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他们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优秀的留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留学对于已经非常优秀的他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优秀的留学生的生活一定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充实”:因为前一天赶ddl睡得太晚,早上被闹钟狂轰滥炸好几分钟以后总算起了床,洗了脸以后总算清醒了,开始按照之前计划好的行程按部就班地开始新的一天。吃完早饭后就匆匆往学校赶。路上也不耽误时间,用这点碎片时间再准备一下pre,或者再看一遍笔记为课堂小测做准备,抑或想想之后的作业或者研究方向可以做哪些改进。到了学校就开始上课,老师嘴里又蹦出了一大堆闻所未闻的专业词汇,这个是什么赶紧查一查,那个是什么赶紧记一记,最后老师还不忘布置下一个assignment,等课上完,收拾东西准备驻扎图书馆。紧接着,手机就响了,群里开始讨论今天就要截止的另一个assignment……然后就一直泡在图书馆。这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地差不多了以后,可能按照计划去处理一些个人事务,比如银行什么的,或者是去健身、运动、社团活动……业余生活也很丰富。留学的学习任务真的是非常忙的,但依然可以抽出时间去参加一些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udy hard,play hard”,所以留学的时光真的很充实。

留学生活虽然充实,但这也很考验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如何合理地规划时间是每一个留学生必经的难题。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真的太多了,虽然平时课时没有那么多,但私底下要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特别多,再加上买菜做饭、交水电费房费等各种事情都要自己处理,所以时间安排尤为重要,有的人会选择每天做一个详细的每日计划,有的人则是以周计划或者月计划为主,有的人每天都会随身带着一个纸质的agenda以便随时记录,有的人会手机下载一个to-do list的app……最终每个人都会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另外,盛传的学霸作息时间————上课:自习:课外活动=1:5:1,我个人体验下来觉得还是挺合理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除此之外呢,所有留学生应该都会感受到因为国内外教学方式的差异导致的不适感,以及culture shock的冲击感,在留学的头一两个月里,学习和生活会感觉样样不顺,作业好像永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每次面对作业,不是大脑空空如也就是一团乱麻,每次写很久也只能写个几百词出来,我相信刚出国的朋友大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语言障碍,而是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没有人会问你怎么想,考核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题目而已。但是,在经历过越来越多的课程与生活琐事后,大家每一天都有一点点进步,慢慢地就适应了下来,在学习上,查找信息的能力、逻辑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各方面都有提升,在生活中,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也都大幅提升,做饭、家务的能力不必多说,还有自己办签证、租房……甚至是和外国人撕逼,还有处理和室友的关系……。

学校里,和朋友畅所欲言、抱着电脑就地而坐一起赶ddl、和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笑话放声大笑……宿舍里,在楼下开party、和室友一起开发新的菜式、招待三五好友聚餐、晚上促膝长谈聊留学的感受……当留学的时光过去很久很久以后,当初那些一个人的艰难都会慢慢在记忆中褪色,剩下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时候一些美好的回忆了。

国外留学的朋友都希望能够在这短暂的留学时光中尽可能地感受当地的生活,有时候我们也搞砸事情,但我们也能得到别人的宽容,然后在一次次的错误中慢慢融入进去、慢慢感知国外的文化。我们去感受另一个国度的文字、美食和生活,我们为了学习压力而烦恼,我们因为背井离乡而思念亲人……这也许就是留学的意义吧。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