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国内硕士在读,怎么申请国外博士?

Laney Lu:

背景信息

东华大学 环境工程本科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GPA:4.13/5雅思:7.5

已收到offer

牛津大学 物理化学博士UCL 物理化学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物理化学博士

大不列颠VS申根国博士申请

选校list方面我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考虑的是学校排名靠前且导师的专业与我的专业契合度较高的学校,比如牛津大学;接着是排名靠前,导师的专业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对来说比较匹配的学校,比如UCL;最后考虑的是世界排名不那么靠前,但专业跟我的研究方向十...

显示全部

背景信息

东华大学 环境工程本科
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
GPA:4.13/5
雅思:7.5

已收到offer

牛津大学 物理化学博士UCL 
物理化学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物理化学博士

大不列颠VS申根国博士申请

选校list方面我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考虑的是学校排名靠前且导师的专业与我的专业契合度较高的学校,比如牛津大学;
接着是排名靠前,导师的专业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对来说比较匹配的学校,比如UCL;
最后考虑的是世界排名不那么靠前,但专业跟我的研究方向十分合拍的学校,比如瑞典皇家理工。

38493-W2fTfcHEBM_0F9it4sVX2zYBkhUqBQO1.jpg

申请博士看的是一个双相匹配,你有这个意愿了,导师也要对你感兴趣才可以。而且,导师们更看重的是你与专业的匹配度,因为他希望自己招的学生是可以直接上手做实验的,而不是要通过新的学习才能开始。

寻找匹配的导师时,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搜索一些引用程度和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和文献,筛选它们的通讯作者,或者通过学校的官网去一个个筛导师信息。

在考察导师与你的匹配度时可以先看他过去的学生发表的文献,考察学生们在实验上的具体流程。其次,也可以去关注导师的个人著作。不过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跟导师进行邮件沟通,因为你自己单独考察的话,只是一个单向的了解,并不能得知全貌。

所以当我在确定了导师跟我的研究方向比较匹配之后,我会主动给他发邮件。如果他愿意回复我的话,我们就通过邮件的形式来进行一些比如说像research proposal上的沟通,然后通过这个沟通,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跟这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匹配。

38493-icZtbsmNhf8D7lYxe9MWTIIEEy-e3ISV.jpg

 

话说回来,其实英国跟欧洲其他高校的申请还是稍微有一点区别的。

欧洲申根国比如瑞典、瑞士,他们的高校是以工作模式为主,主要采用岗位申请制。也就是说,如果你主动找导师,他不一定会回复你,而是要求你去时刻关注学校官网上的position vacancy。这种制度下,岗位全年都是开放申请的,只要有空缺的并且跟专业匹配的岗位,你都可以去申请。

38493-VicnHpe9uJYrPYJ3k3BiicAy2BtGMtSk.jpg

而英国有一个明确的deadline,基本上分为三轮,像牛津的话,他第一轮要求你在11月份之前提交你的申请材料;第二轮是在1月份,最后一轮是在三月份。在这期间与导师进行套磁的话会对申请起一个比较大的作用。

套磁信指南

申博士的材料需要按时间顺序来分批次准备。

38493-Gr9EHky5Phsgkm8-e3EhDe5NZXWQOMNE.jpg

 

第一阶段,需要准备一封套磁信和CV,因为这个阶段要先去跟老师导师获得联系,所以这两个东西是要先行进行准备的。

第二阶段,在导师表明他对你有意向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准备PS,SOP和RP了,一般PS和RP打磨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一点。

第三阶段,语言成绩,我当时是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我在准备我的SOP和RP的同时进行了语言考试。

其他材料比如说本科/硕士的成绩单、之前发表过的一些论文,这些都是作为你的背景补充的,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我在前期选择导师的时候自己准备了一个Excel sheet,因为套磁的成功率难以估量,在list中,自己心仪的导师的名单/email/网址/具体的研究方向/套磁信是否发出/是否得到回复都可以做相应的记录。

38493-pjcXen5e7yTFlw0GT5mhQZU6c9da_4Jb.jpg

其实套磁的小技巧更多地体现在套磁信中。套磁信的陈列是很重要的,你不仅要讲清楚你的背景,你还要用文字去说服你选择的这个导师,让她/他觉得你是她/他需要的人才。在套磁信中,你还可以陈列你跟导师在研究方向上的匹配度,以及你进入他的课题组后可以给他带来的研究创新。

另外,发送邮件的时间也比较重要,因为欧美的导师看邮件的时间通常固定在早上八点到九点,你需要结合他们的时差进行邮件发送。

最后,如果你现在学校里认识的老师都有一些海外的人脉,并且其中刚好有你想要的导师,你可以请国内的老师帮你写推荐信来进行套磁,这样的成功率比你自己发邮件会更高。

3篇SCI的发表回忆

在研究生阶段,我有幸发表了SCI论文3篇,其中TOP论文一篇,二区以上SCI论文两篇,累计影响因子>10。我总结了一下,三篇SCI的发表大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操作:

38493-IgZTjOscNxY5L8e6Ynh5siobdgS04f_i.jpg

 

1.如果说在本科生阶段就已经决定你将来是要走科研这条道路的话,你可以尽早的进入实验室。比如我大二就去了实验室,并且和我当时认识的科研导师一起申请了一个我自己独立的实验课题。

2.如果说已经在研究生阶段,建议多看文献。平时有空的话,每天至少要刷一到两篇影响力比较高的顶级期刊。

3.和你的导师多沟通。其实国内很多同学在研究生期间跟导师的沟通效果并不是很好,你要主动跟自己的导师去沟通,他会给你很多有用的建议,包括对你将来申请,他也会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4.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合理掌握时间。我面对实验室的通常做法是保证在白天固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一个比较大的一个产出比,如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是空闲的,这个时间就可以拿来看文献,或者说可以开始组织实验paper的思路。

5.不管研究生还是本科生,英语都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看一些英文文献。这不仅对你的阅读能力还对你将来写文章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不过真正有效率的看文献是要你把自己看过的每一篇文献都进行归纳整理,包括作者主要讲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这样才可能对你之后的创新想法起到起到作用。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收获自己理想院校的offer吖!

收起
取消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

Laney Lu:

本人刚入学博士一枚,在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想先分享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出国读博的原因:

Laney Lu,牛津大学物理化学PhD,芝士圈留学行家。

博士群体的队伍在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长率在不断壮大,尤其是有了“直博”这个可以直接缩短博士就读时长的方式后,在例如英国这个把教育输出作为一项产业的国家里,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选择直接在本科阶段就申请博士,但是否能申请上博士的就一定适合读博,这话还要两说。

1. 本人背景理工科专业国内985高...

显示全部


本人刚入学博士一枚,在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想先分享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出国读博的原因:

Laney Lu,牛津大学物理化学PhD,芝士圈留学行家。

博士群体的队伍在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长率在不断壮大,尤其是有了“直博”这个可以直接缩短博士就读时长的方式后,在例如英国这个把教育输出作为一项产业的国家里,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选择直接在本科阶段就申请博士,但是否能申请上博士的就一定适合读博,这话还要两说。

1. 本人背景理工科专业国内985高校硕士,本科硕士期间一作发表SCI论文3篇(两篇一区),觉得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想通过读博一方面加深自己的研究,解决硕士期间还没有透彻的一些问题
2. 作为一个国内本硕,选择出国读博首先也是因为所选的国外导师在有关研究领域具有更深厚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这对于本人将来的发展也许会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另外之前本科曾在瑞典交换学习一年,这一年超棒的学习体验让我渴望有机会再一次经历时间更长的留学过程
3. 不考虑任何与学术、将来就业有关的因素,就自身而言,在国外读博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接触更多不一样的人和事,并且独立解决很多陌生的问题。

当然个人觉得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软件上,你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大部分人会问你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读博?

这个问题直白的回答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1. 我热爱学术,读博是我迈向科研的必经之路
2. 我想通过读博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后更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3. 我不知道未来该干嘛,只能通过读博让我继续留在校园里去思考这个问题
4. 别人说读博好处多,那我也试一试
5. 。。。。。。

如果是1,那相信凭借着你对学术这份深沉的热爱,没有什么是可以阻拦你读博的决心的;

如果是2,那是否需要想一下:相比通过读博来提升学历,利用没读博的这三年去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否会让你将来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如果是3,那也许很大概率在你读完博之后你仍然不知道将来该干嘛。

如果是4,读博是你自己的选择,不同人对读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人,也会对这一段经历有着不同的评价,要知道试一试就意味着你要付出至少三年以上的时间来为这一句读博好处多做一次尝试。

其次剖析一下心理状态,你是否具备了足够的毅力?读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国内直博至少五年,普博要四年毕业,国外,美国短则四至五年,多则六到七年,欧洲大部分申根国博士四年,英国是三到四年,在这四年中,你身边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完成人生大事,可能已经成为职场能手,而你却还扎根在实验室,守着一堆数据过日子,这个时候你的心理是否还能有着当初读博时的那种安之若素?

而从硬件上来说,要考虑的还有就是经济因素,据本人了解,国内大部分博士虽然学费每年都会以不同形式返还,且每月学校和导师都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但这与上班族的工资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甚至在一些人均GDP较高的城市连最低平均工资都赶不上;欧美的博士能拿全奖或者走CSC的固然不错,但是在生活成本相对更高的发达国家里,基本上也只能让自己个人达到温饱水平(仅考虑中国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因此这对于自己及家庭来说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不管怎样读博都是一件可以提升自己阅历的事情,很佩服那些毅然辞掉工作重新读博的人,他们的决心或许可以让他们在读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读博也可以说是一件对每个博士来说又爱又恨的事情,爱的也许是那在进行了长时间重复性试验后发现满意结果的欣喜,恨的是有时在你已经筋疲力尽时仍然没有任何突破的失落;希望每一个即将读博或者准备申请博士的同学可以从自身出发,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我到底适不适合读博士?

收起
取消

博士新生入学应该做哪些准备?

Laney Lu:

作者Laney Lu,英国牛津大学化学PhD在读,芝士圈留学行家。

 

1. 一定程度把博士当作一份工作,把导师当作你的老板。

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是你学习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毕竟无论是项目选题、实验环节还是论文发表,导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顺畅的沟通交流可以让你的博士生涯过得顺风顺水

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攻博看做是一份特殊的工作;与工作不同的是,大多数人读博的追求重点是保证自己的研究项目高质量完成,多发几篇论文,多...

显示全部

作者Laney Lu,英国牛津大学化学PhD在读,芝士圈留学行家。

 

1. 一定程度把博士当作一份工作,把导师当作你的老板。

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是你学习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毕竟无论是项目选题、实验环节还是论文发表,导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顺畅的沟通交流可以让你的博士生涯过得顺风顺水

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攻博看做是一份特殊的工作;与工作不同的是,大多数人读博的追求重点是保证自己的研究项目高质量完成,多发几篇论文,多积累点学术经验,最后争取早日毕业;而导师所追求的重点是利用博士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不断完善他在自我学术领域上的成就。两者侧重点不同,因而在有关学术成果、项目开展进度等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部分,博士生自己需要有着理性的判断,并与导师进行有理有据地商谈,让他了解你真正的诉求,并得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导师一方面是你的老板,另一方面也是你人生中的助力者,因此如果是你合理且公正的请求,一般导师都会考虑你的感受并且作出合理的调整安排。

2. 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和一个长远规划。

入学后尽快进入一个博士生该有的状态,可以给自己的项目设定几个部分的deadline,每个deadline都有一个短期内必须实现的目标,比如第一阶段通过查阅文献,写一份高质量文献综述;第二阶段通过实验或者调研数据确保自己课题的可实施性等等,从而保证每一part都能有效率地及时完成。

一些同学选择读博是有更高的学术追求,而一些同学选择读博则是希望通过获得这样一个高等学位在将来收获更满意的职场工作。无论最初动机如何,你既然已经是一位博士生,那对于未来毕业之后的去向,从入学开始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长远的规划,如果打算继续在学术圈里摸爬滚打,那你就需要在读博期间朝着多发表高质量论文、多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目标前进;如果将来打算进入企业及其他非科研单位,那在进行学术研究之余,是否需要通过实习、考证等方式来提升一些找工作所需要的硬杠条件。

3. 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科研。

做学术最重要的就是耐得住寂寞,尤其对于理工科博士来说,读博期间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做重复性试验,而其中又有一大半的重复性试验可能都会半途而废或者没有达到预期所需。这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态来看待这些或好或坏的结果十分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船到桥头自然直,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自我暗示重拾信心,此路不通那就换一路。也不要总和他人比较,在你身边总会出现一些大牛,他们可以以超你好几倍的速度在完成一个项目,他们一年可以发你三年份的论文量,还偏偏都是顶刊。但anyway,读博是自己的事儿,每个人的选题不同,思考方式不同,运气也不同,尤其是发paper,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你能做到的就是人和,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实验啥的,都是小case。

4. 永远不要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除了了解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献、书籍资料以外,尽可能多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与专业相关领域的资料,在当今的科学发展过程中,交叉学科之间的互动愈来愈深。若只局限于个人专业方面的研究探讨,未免会有坐井观天之忧。Nature、Science、Cell每年发表那么多期刊,学校给你免费下载这些期刊的权利,就要多利用起来;参加学术会议,不要只看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也要多了解其他你感到陌生的研究领域,或许他们的专业知识你用不到,但是其研究思维、创新方式说不定就给你带来一些新的灵感。总而言之,不要只拘泥于小小的实验室,对知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也是需要多维多层次的。

5. 把学习工作和生活平衡化

对于博士而言,为了考试拼命学习的时代早已过去。刚进大学的你或许还会为了期末考不挂科而长时间泡在图书馆、教学楼里复习,但现在作为博士的你,请不要为了科研进度而完全放弃自己的业余生活,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每周保持几天定时的锻炼,接触一些乐器、绘画等艺术方面的爱好,做一个有趣的斜杠博士生会妥妥增加自我魅力;最重要的是定期给自己放个假;有时为了加快一个实验项目的进度,适当在周末加个班是合理的,但这不能是长期的,一年中至少给自己安排一个长假,出去旅旅游,看看世界,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