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国一年制授课型硕士是否水的讨论由来已久,我想做一个干一些的分析。
作者Rita背景:本科浙江大学竺院+管院,研究生WBS华威商学院MS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Employment Relations,目前在Aon做人力资源咨询,芝士圈留学行家。
2017年的时候,WBS人力资源授课型硕士项目贵绝全英,学费27,250英镑,隔壁大城市的LSE HRM&OB 是22,584英镑,而兰卡斯特的HRM才17,500英镑(还不要申请费)。高昂的金钱投入当然让人觉得这段经历需要“够秤”。
没有对比就没有结果,单纯说某一种都会比较空,所以这次我第二个角度会用Comparative Analysis的方式讲讲:
一、WBS硕士项目本身的分析,以我就读的为依据;
二、WBS华威商学院 MSc HRM & ER、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复旦管院DDIM国际商务硕士项目三者之间的课程对比,选择刚好覆盖三类:纯海外院校项目,纯国内学校项目,中外合作项目。
在校期间水不水,和自己想下多少功夫、学到什么程度非常有关系。至少我学的专业,学习弹性非常大。
1. 课程本身。受限于每次都要打卡的设计,总体来说至少国内学生到课率都挺高。走神与否有取决于教授上课水平和学生自我管理,但体验和国内差不多,有讲得好、让人完全不想划水的老师;也有让人昏昏欲睡的。
2. 课堂外学习。英硕一年的水份更多取决于课堂之外,会有天上地下的差别。如果你是一个每堂课后Reference/Recommended Readings都读的同学,那么你这一年将会过得非常非常非常充实。这一点我在本科也有过体验。当时我们有门课叫“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前沿”,总共八组,一组4人左右,一周进行四组小组文献精读Presentation,所有人都得当过主讲。篇篇文献都做到这种吃透能讲好的程度,一定是充实的。
3. 课程论文。有人先玩然后一周之内赶完3000英文*4篇的作业;有人篇篇认真,给了题目就构思怎么写;我的做法是自己喜欢的题目花真功夫,不喜欢的只是一般对待。别以为授课型硕士的教授们对课程论文撰写不看重,只要你跟自己较真,教授们会更较真。一篇我自己很喜欢的Gig Economy题材论文,花了很长时间完成,教授批阅的时候指出我附录一个文献的引用范围应该更小更明确到我真正用的部分,论文评语也不是泛泛几句。当你的论文“值得一读”,那么一字一句都不会被放过。这篇论文我得了最高分,72。
这是我询问了两位小伙伴之后整理的,远程感谢支持,线下再表谢意。项目内容每年都会变,仅做参考用,如有误请多多包涵。
1. WBS的课程没有权重差异,且基本都是9周(9次);上交的分为1、2、3学分三种,1分2分占绝大多数;复旦的课我数了下,基本是8次左右、16次的类型和贯穿全教学期的意大利语课。
2. 上交对于研究方法的教学非常细致,覆盖研究全周期,配合学术英语教学,对培养严肃学术产出很有帮助。
3. 上交有论文投稿要求(国内较多也是这样),这一点区别比较大,在课程外占用相当时间,也取决于导师们的要求了。
4. WBS的单位课程并不比其他的少,行课时间折了一半,必修选修一共9门。
5. WBS课程聚焦度非常高,就连泛管理类课程也是紧随HRM主题。国内大学普遍都是雨露均沾,什么都要学一点。
6. WBS多了特色课程,主要是对欧洲体系中HRM的学习,印象深刻的是从工会入手展开欧洲劳工关系的研究,基础读本Varieties of Capitalism(资本主义的多样性),那叫一个难懂。
7. 复旦的安排很全面,可以看出来是“学习如何多角度理解一家公司,其业务,以及其所在行业”。
8. 复旦课程中有不少经济/金融类的安排,对本科接触较少的是个挑战;意大利语学习也是难的,且频率和次数都高。
9. 注意:WBS选修课是我的版本;上交的选修课是按学分放了几门。
总结起来我个人的观点:
1. 至少WBS的安排不水,而且自己高标准的话,更是结结实实没有水分。
2. 一年制硕士其实是“短平快”,而且留学费用在那儿,所以有些人可能觉得要时间更长内容更多才对,进而有种“水”的判断。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