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双非学校可以申请到美国前三十学校吗?

{{user.display_name}}
该话题答主

Nathalie | 芝士圈咨询顾问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Politics
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研究院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politics 全奖

当然可以。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985、211强在哪里?

美国各大学录取标准相对公平、透明,并没有针对中国大学根据985、211以及制定录取list,不以985、211作为录取学生的标准,同时在学术成绩要求上也一视同仁。

作为一个出身于双非院校、缺乏百年名校光环笼罩的答主,身边有好多同学都成功申请到了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乔治城大学等TOP20的名校,而且都是非网上流传的含水量高的项目。

当然,每一个好的申请结果背后都蕴含着申请者多年来的努力与奋斗,因此,如果确定了要出国的计划,尽早规划,确立申请目标,对我们最后的申请结果会有极大地优势。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本科出身于名校的学生在申请国外高校时要比出身双非的学生容易地多,例如美国顶级的私立研究高校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每年招收的大陆学生大多出自于清华、北大、浙大、上交等TOP5 的国内大学;同时像全美TOP10、常春藤名校也招录了大量来自985、211的学生。

但这种可喜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带的名校光环,而是因为这些985、211学校他们能够提供的优质资源往往要高于双非的学生:

本科期间跟世界top100大学大量的交换、交流的机会,优秀的师资,行业大牛带领的科研活动,big name的实习机会......因此这些学校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来丰富自己的简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对于来自资源有限的双非院校的学生来说,只有主动出击,从大一开始有意识地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保持一个良好的GPA、积极寻找各种实习、科研机会,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在申请季的时候实现弯道超车。

与高考、考研等单纯地以学术成绩为衡量标准的考试不同,美国高校对申请人的评判是全方位的,不仅重视学生的日常学术表现(GPA),而且强调申请人的综合能力。因此如果想申请到名校,申请人不仅要在大学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成绩,还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实习、实践、科研活动。因此对于双非的学生来说,在跟手握大把资源的名校生的pk中拿到TOP30的offer,必须全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接下来我以计划赴美读文科专业的学生为例,分析一下双非生如何制胜申请季。

首先,申请人需要在本科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GPA,尤其是最后两年的GPA(一些学校会要求申请人的大三、大四成绩不低于85or80)。一个良好的GPA是我们申请学校的根本,美国的高校虽然没有根据本科学校的不同而划分不同的GPA录取要求,但是各个学校还是会规定一个最低录取标准,前30的学校大部分都要求80or85以上,只有达到了这个成绩要求,才会被学校考虑。与此同时,如果申请人的成绩达到了这个要求,之后学校对申请人的评估、挑选会更看重申请人的综合能力。我身边就有均分90+的同学被康奈尔据而86的同学被录取的情况,因此不需要因为自己的GPA不够90而患得患失(硬性规定90+的项目除外)。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甚至优秀的GPA是通向名校的敲门砖。

其次,申请人需要在大三期间开始准备托福、GRE、GMAT等规定的语言考试(如果想大一大二期间参加summer school、大三交换的同学可以尽早准备)。跟GPA的规定一样,美国top30的高校对托福,GRE等考试成绩也有最低要求,不同项目之间的语言要求还不一样,有的要求90+,有的要求100+,有的大学对单项小分也有要求。语言成绩跟GPA一样,达到最低要求即可。

所谓的“考的越高越有优势”“只有110+申请名校才有希望”纯粹是各大语言培训机构、留学中介忽悠人的话术。感觉刷托很吃力的同学没有必要为了110+的执念砸下好几万,转战天南海北的各个考场来考试,够用即可(当然,如果英语底子特别好的朋友也欢迎考110+)。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申请人需要合理规划实习、实践和科研活动。

在刚入学的大一、大二阶段,因为专业能力不强,学生在这期间可以参与积极参与一些校内校外的活动,参加模拟联合国、商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及一些国内外的志愿者活动等,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社团活动重质量,通过组织一些社团、学校活动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同时在大一大二的暑假,可以申请国外大学的summer school,按照自己未来的申请需求选择项目,一些国外大学如LSE、KCL、Sciences Po、UCB等夏校的含金量很高,好好表现的话还有机会拿到教授的推荐信,帮助我们申请。

在大三期间,同学们可以参加学校提供的交换项目,想去美国读研的则更要首先争取赴美国的交换机会,在交换期间,认真上课,努力提高自己的GPA,跟各位教授保持良好的关系(混脸熟),申请季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写推荐信。

同时在大三、大四阶段,如果计划去美国读职业型硕士的同学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多多积攒实习经历,可以关注一些实习公众号和网站来寻找实习。学生也可以多多关注国内各大高校的就业公众号,找寻合适的实习机会。而如果自己本科学校在非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一线城市做实习。而打算读学术型硕士的同学们则可以多多参与科研项目,并且做一些field trip,不断丰富自己的学术背景。

有的人可能会说,相对于理科、工科专业比,文科专业的科研机会很少。但其实我们的专业老师手头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科研项目,大家需要主动地跟本科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想要继续深造、参与科研工作的愿望,一般来说,老师们是很愿意把自己手头的资源分享给学生的,让学生加入到自己在做的项目之中。对于本科生来说刚开始我们可能做的只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日积月累,随着自己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项目的contribution会不断提升,如果跟对老师(抱对大腿)的话说不定还可以跟着老师蹭几篇核心期刊。申请人展示的全面、优秀的综合能力才是申请人制胜名校的法宝。

 

而到了大四上学期,则到了决胜美校最终的一个环节——申请。

可以说,前期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能够在申请季斩获梦校的offer。而这一阶段也可以分为3个环节:

首先,决定自己是DIY申请还是找中介。中介的好处是比较省心,他们会为我们提供选校、文书写作、网申等一系列服务,但缺点是中介的水平参差不齐,文书质量也很随机。而DIY的话我们可以真正的按照自己想法选择学校、创作unique的文书;但缺点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自身写作能力的限制,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有限且文书质量一般。

因此不管是找中介还是DIY,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参与到申请的每一个环节,选校定位、申请材料等都需要自己来把关,多跟往届申请相关专业、学校的学长学姐们沟通,了解申请信息,并且反复修改自己的文书。这些需求都可以在芝士圈找到专业的老师进行帮助,大家可以看自己需要什么,然后了解对应的服务。

而在这之后,申请人需要开始选择专业制定学校方案,建议大家多多关注US NEWS发布的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因为不同大学的优势学科不同,某某专业在TOP30的学校是王牌专业,而在TOP15的大学可能是一般专业甚至是为了“开源”而成立的“水专业”。前者的申请难度是远远大于后者的。因此双非学生想要制胜名校,需要在申请专业上做出取舍(比如哈佛的教育学可能是哈佛大学非常友好的专业,而哈佛肯尼迪则是世界上最难进的国际关系学院之一;南加州大学的传媒专业排名以及申请难度要大于约翰霍普金斯),自己是想要名校光环还是说更看重专业实力。

而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需要认真阅读学校官网提供的申请信息,准备SOP,PS,Writing sample,cv,推荐信等材料。有的学校会明确说明他们想录取什么样的学生以及学生需要有什么样的经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将自己在过去积累的经验和经历进行整合,有的放矢地开展文书写作,一封好的文书真的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都会有一个oral interview,学生也需要提前准备面试,口语差的同学可以没事拉着小伙伴们反复练习这一环节。

 

总结

如果把学校比作家庭的话,985、211的学生可能出身在所谓的“豪门”或者“中产”而双非的的学生则是来自“小康”家庭,我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管本科出身于哪里,想要申请名校必须通过自己前期大量的准备和努力。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躺着”进名校。但就像人一样,豪门家庭本身可以为自己的孩子配置丰富的资源,而出身在“小康”家庭的孩子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努力、主动找资源。因此,双非的同学们需要未雨绸缪、及早准备,抓住有限的资源,并主动为自己找新的资源来丰富完善自己,在申请季期间梦想成真。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